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平凡日子里生长炽热爱国心

2025年09月01日 09:20  |  作者:杨岚 贺春兰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声名远扬的成就,但他们的心中,却始终燃烧着爱国的火焰。他们是普通的老百姓,是街头巷尾忙碌的身影,是为生活奔波的每一个平凡人。

乡村振兴的田野上,老百姓的爱国心是“扎下根”的奋斗。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顶着风沙、踏着盐碱地来到兰考,面对“三害”肆虐、百姓受穷的困境,没有豪言壮语,只带着“我是人民的儿子”的赤诚,走遍全县120多个村庄。他和农民一起住草棚、啃窝头,手把手教大家种泡桐治沙、用“贴膏药扎针”法改良盐碱地,哪怕肝病发作疼得用硬物顶住腹部,也始终守在田间地头。如今,循着这份精神,许许多多第一书记响应国家号召,奔赴乡村振兴第一线,他们与村民一起修道路、建产业、美环境,把乡村振兴蓝图变成老百姓看得见的好日子。他们或许名字不同、岗位各异,但都带着同一份初心,用实干续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

日常岁月里,老百姓的爱国心是“守好岗”的坚持。凌晨4点的菜市场,商贩们忙着卸货、整理蔬菜,为的是让市民餐桌上有新鲜的食材;三尺讲台前,乡村教师扎根山区几十年,把普通话教给大山里的孩子,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外面的世界,他们把“想让娃们多学知识,将来为家乡做事”的心愿,写进每一个课堂;小区里的老党员,主动牵头成立志愿服务队,帮邻里修水管、带孩子、调解矛盾,把“为大家”的初心落在每一件小事上。这些坚守或许微小,却像点点星光,照亮了社会运转的每一个角落。

老百姓的爱国心,还是“共欢庆”的热忱。国庆节期间,大街小巷挂满了五星红旗,红色成了城市最美的底色。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上,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会自觉挺直腰板,随着国歌声响起哼唱,有人眼角泛起泪光,那是对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自豪;乡村集市上,村民们聚在大屏幕前看国庆阅兵,看到威武的军队、先进的装备,大家忍不住鼓掌欢呼。这些发自内心的喜悦,是每一个老百姓对祖国最真挚的祝福。

老百姓的爱国心藏在日常的每一处细节里,而且会无声地通过各种方式在代际间传递——那是祖孙三代同看奥运会直播时,电视机前不约而同挺直的脊梁;是海外游子行李箱中,那包用红绳捆好的故乡泥土;是街头巷尾跟着《我和我的祖国》旋律的轻轻哼唱……质朴的爱国情怀,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扎了根、发了芽。

老百姓的爱国心更会转化成国家需要时义无返顾的奔赴和担当。新冠疫情时,记者曾采访了很多勇往直前的年轻医生们,“医者,此去何为?”“战病疫,救苍生!”“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这是疫情期间,湖北抗疫前线,一位来自宁夏中医医院叫马伟的39岁医生写给自己的一段自勉的话。记者曾采访他,这样的精神源于何处?他说,来自书籍、来自平时开长途汽车的父亲的影响。

……

老百姓的爱国,是每个普通人努力过好小日子,盼着国家越来越好的朴素愿望。正是这些细碎而真挚的情感,让我们的国家充满活力,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杨岚 贺春兰)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