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要闻

“向人民子弟兵致敬!”

2025年09月04日 09:12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阅兵现场,当远远地看到熟悉的‘中国蓝盔’方队向观礼台走来,我的心情十分激动,维和部队官兵向我讲述的那幕感人场景又映现眼前:当中国维和部队官兵运送非洲一个常年战乱国家的娃娃兵放下武器,重归社会,车子来到他们居住的村落时,车轮陷入泥潭,一时发动不了,这些回家的孩子不约而同聚到车子周围去帮助推车,当车子再次成功开动后,孩子们高呼:中国!中国!这也是我在阅兵现场的心情,当看到那一抹‘维和蓝’,看到大国军队的昂扬军貌,我也想高呼:向人民子弟兵致敬!祖国万岁!和平万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杨明杰长期从事维和和国际安全问题方面的研究,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中特别关注到中国维和部队方队的亮相以及首次展现的大量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和新型装备。

谈到维和部队方队,杨明杰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5周年。35年来,中国维和部队从最初的军事观察员发展到包括工兵、医疗、运输、直升机、警卫分队和步兵营等成建制部队,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规模最大的维和力量,成为联合国推动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驻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维和部队方队展现出的大国军队形象和受阅官兵眼神透出的坚毅目光,充分体现了80年前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80年后中国军队仍然在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彰显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使命担当,体现了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中华文明中的和合共生、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文化理念。

“就像那些非洲战乱地区老百姓对中国维和部队官兵表露的心声,因为中国军队,他们得以回归安宁的生活;因为中国维和部队,全球一些战乱地区重获和平与希望。”走出阅兵仪式现场,杨明杰有感而发。

阅兵仪式中,中国首次集中展现的大量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和新型装备,也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杨明杰表示,此次阅兵展现的中国军队在陆海空天网和电磁空间等多领域的协同作战能力和相关装备的展示,充分表明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实战能力空前提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步伐蹄疾步稳,也对外宣示了中国军队作战空域不断拓展,和平之师的威慑力、影响力向多领域延伸,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产生了强大的震慑效应。面对国际军事斗争的新态势,中国军队有能力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核导弹第二方队在装备方队中压轴出场。杨明杰认为,在和平正义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较量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凸显其现实和未来的重大意义。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不断建设我们的和平力量,有效应对新的多维空间的安全威胁,有效应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国际和平力量的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伟大民族。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站在历史坐标前,我们如何回望历史、凝望未来?在杨明杰看来,当前强权霸权肆虐,国际社会对世界危险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相关的反制与抑制能力建设也是当下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有必要通过阅兵等形式,展现多域协同作战能力,彰显作为世界军事大国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的实力与决心,体现中国军事力量对世界和平发展与稳定的积极影响。”(记者 修菁)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