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海南省政协副主席陈马林: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促进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5年09月07日 16:13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农田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其他农产品,还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建议:

一、 强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恢复。一是强化农业生态空间管控,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用途管制,强调顾及生态系统连通性的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二是加大农业生态系统修复,支持引导生态农业、再生农业等发展,恢复保护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三是引导农业多样化种植方式,完善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配套政策。将植被缓冲带、生态沟渠和乔灌草斑块等农田生态基础设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制定共生种养的管制要求和激励政策。

二、 强化农业生物多样性监测与关键技术研发。一是建设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野外科学试验站,针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二是将农田土壤生物多样性纳入耕地资源长期监测站(网)的监测内容,形成地下微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和预警系统。三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与农田生态系统关系,揭示生物多样性对农田固碳减排、土壤肥力提升、面源污染控制等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四是设计符合实际且简易灵活的指标来客观衡量农田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五是加强对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人才培育,推动系统管理、协同管理。

三、 分区域分领域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示范区和示范项目。一是持续推动落实GEF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参与式原生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项目,争取获得长期资助支持;积极开展与其他国家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合作,为全球农业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二是以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在南方地区(如海南)、北方地区(如河南)等建设生态田园示范区,重构农田生态系统,推动集约化农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共建、生态产品全民共享,创新公众参与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