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晓东: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升级版
新时代以来,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就,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但与党中央确定的战略目标相比,任务还十分艰巨。“十五五”时期要立足新起点,确保2030年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建议:
一、 促进乡村“三个水平”新提升。一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做好三产融合发展文章,大力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用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平台载体,提高产业集聚发展能力。二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对标“千万工程”经验,增强乡村建设规划统筹引领,深化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三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党建引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加注重提升乡村“智治”水平,加快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
二、 促进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新转变。一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良种、良技、良田、良机、良制”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二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激发农民主体新动能。三是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四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转移性收入,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增加财产性收入。
三、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新成效。一是加快农村传统基础设施补短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建立健全县乡村一体的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政策体系。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三是促进城乡文化资源配置畅通化、文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文化产业发展协同化、文化人才流动双向化,增强城乡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
四、 促进乡村社会文明新进步。一是强化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乡风建设,把党建引领贯穿文明乡风建设全过程。二是推进移风易俗,以整治不良风气为抓手,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持续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赓续乡村文脉。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