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焦红:

强化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8日 09:06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近年来,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成效显著,产量、产值逐年提升。建议:

一、 完善中药材发展机制。将中药材产业发展纳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统筹考虑,制定发展规划,细化责任分工。强化需求端协同创新,建立和完善中药材产业信息平台,支持中药材使用企业将质量体系延伸到产地,发挥市场在中药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 优化用地政策。合理保持道地、优势或者大宗中药材的种植用地需求。研究和推广轮作技术,完善种子种苗管理,支持企业科学开展与粮食、蔬菜或者其他经济作物的简种、套种、轮种。积极引导上山入林,优化完善坡地、林地等适宜中药材生产的土地使用政策,加强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技术研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林下中药材标准。加强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的精准研发、规范管理。

三、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技术研发支持,优化完善科技立项管理,在种子种苗繁育、投入品创新研发,以及采收设备、产地加工、仓储养护、信息追溯等技术革新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适度加大财政补贴,根据中药材GAP种植面积、养殖规模,综合符合要求的产量,直接给予中药材产地生产企业一定资金补助。合理优化税收政策。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促进医疗、医保和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保障使用道地药材及符合GAP中药材的药品合理价格,逐步构建“优质优价”的中药材生产经营新秩序。

四、 探索改革生产模式。试点生产新方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药材产地,遴选道地品种、优势品种,发展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规范化加工。推进中药材田间管理、信息追溯,全面、及时提供市场供给、需求变化等信息,为中药材产地合理控制种植规模、企业合理控制收购量等提供信息支持。在信息化、数智化技术支持下,推进中药材道地品牌和中药产品、中药企业品牌建设。

五、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和加强劳动力返乡,优化专业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充实一线从业人员的技术力量。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督促企业通过组织培训推动中药材生产企业、种植养殖人员提升专业技能。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