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农工党中央:
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抓手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抓手,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取得明显成效。建议:
一、 加快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党委、政府对医共体宏观调控职能。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代表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对医共体进行整体考核,医共体牵头医院负责对成员单位的具体考核。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协调推动医保部门对医共体实行总额打包预付费制度,引导医共体主动控费。二是提升医共体服务能力。制定县域医共体学科能力建设五年专项规划。引入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牵头县级医院的薄弱学科。三是制定公卫责任清单,建立医防融合机制,完善慢病防控的技术规范。
二、 统筹推进人财物资源管理机制改革。一是改革完善编制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科学核定县级医院的编制人数。分级制定县域内高层次人才标准。深入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订单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医、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等政策,扩大招生、招聘比例。二是优化职称晋升和薪酬激励机制。以业务水平和服务年限为核心评价标准,实现能聘尽聘。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允许县域医共体在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分配。三是加强县域医共体物资供应链整合。建立县域统一的药品耗材目录和采购平台,实行“集中采购、零差率销售”。
三、 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支撑。推进全国统一的县域医共体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功能和数据的统一开发、管理、监控、运维,完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加强智慧医院和智慧医疗建设。构建智能诊疗体系。推广AI辅助诊断、AI随访、电子病历、医检互认等深度应用。建立智慧管理系统,整合电子病历、财务、物资、HR等系统数据,实时监控床位周转率、手术室利用率、药品库存等关键指标,辅助管理者快速决策。建立全国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整合全国医疗数据和传染病监测数据,实现跨省、跨机构的数据汇聚与分析。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