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徐涛:
建设中国生物银行 引领提升我国生物医学大数据领域科创实力生物医学大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生物医药三大关键领域交汇的“战略要地”,能够作为推进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支点,但我国在该领域仍存在瓶颈。建议:
一、 对标UK Biobank打造覆盖全域全周期的人群队列矩阵,填补国内长期空白。整合现有各类型人群队列,以慢病及肿瘤为切入点,按照“孕妇—新生儿—儿童—青年—老年”时序轴建设多地区、多民族、长周期随访的标准化自然人群队列,收录人口学、遗传学、病因学、诊疗情况以及医疗机构管理、医保支付、疾病负担等全疾病周期有效信息,筑实全国生物医学大数据底座。
二、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规格数据治理体系,维护我国泛数据资源主权。建立生物样本全流程管理及质量评估监控体系,通过中台系统建设,实现对数据的“深加工”“精加工”,为全链条科技攻关提供高价值数据源。创建“数据可用不可见”技术路径,在确保原始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多方协同的大规模、大体量、跨学科的攻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整合数据建设及使用需求,联动我国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和相关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生物医学大数据打造相关检测分析技术、仪器设备研发为一体的良性大循环生态,实现以生物医学大数据资源为核心的多链条自主可控。
三、 搭建国际公开数据战略备份体系,塑造由我国主导的国际数据发展格局。依托“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网络,在China Biobank大体系下,联合国际组织等搭建分布式数据备份网络,尽快实现关键国际公开数据在我国境内的安全存储与高效管理,应对欧美国家潜在的数据钳制风险。发挥我国在“数据﹢设备﹢技术﹢场景﹢产业”全要素支撑体系的叠加优势,由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实验室等单位牵头制定生物医学大数据领域国际标准,健全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引导全球科研团队在China Biobank扎根开展科学研究,持续壮大我国生物医学大数据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在生物医学大数据领域的话语权。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