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内蒙古赤峰市政协专题议政建言——
“三张图”助力下好一盘棋近日,在内蒙古赤峰市政协,一场围绕助推“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正在热烈讨论中。
“咱们赤峰离北京400公里,是天然的‘后花园’,更是首都的‘粮袋子’‘菜篮子’‘肉柜子’。可如何让一棵番茄、一头肉牛不仅卖出好价钱,还能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
会议现场,内蒙古龙乡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德宝第一个举手发言。他展示了公司新研发的“牛肉干盲盒”,“把牛肉干做成文创伴手礼,配上VR牧场体验,游客下单后,还能在线认养一头牛!”
赤峰学院大学生冯晓楠紧接着补充:“我们学校调研发现,‘90后’游客爱运动、爱拍照,建议把文旅打卡地、乡村骑行道和田园综合体打包成‘周末微度假’产品,年轻人肯定愿意坐高铁来打卡!”
内蒙古野驰溪悦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总经理招力会则抛出“烦恼”,“我们景区有温泉、有滑雪场,但冬季一过就‘凉凉’。能不能把周边的草莓大棚、肉牛养殖场串成‘四季研学线路’?游客春天摘草莓、夏天喂小牛、秋天割稻子、冬天泡温泉,一年到头不断档!”
这场“头脑风暴”,源于赤峰市政协年初确定的推进“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精彩的发言让参会的市文旅、农牧、商务等部门负责人表示,为今后针对性施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赤峰市文化、旅游、农牧等资源富饶密集,如何以“商”为轴整合资源,带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咱们赤峰有草原、有良田、有沙漠、有林地,只要把资源整合好,就能让‘土特产’变‘金名片’!”赤峰市政协主席苏雅勒其其格说,要按照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总体思路,担负新使命、探索新实践。
围绕协商议题,市政协开展了三路调研。一路远赴贵州“取真经”。在遵义花茂村,调研组蹲在陶艺工坊里算细账,把“品牌化运营、场景化体验”的笔记记得密密麻麻。
一路扎进村里“听民声”。在喀喇沁旗雷营子村,60多岁的老支书拉着调研组成员往山上爬:“你看这片松树林,城里人夏天来露营,冬天能不能搞成‘林海雪原徒步’?这条件得天独厚,就是缺个会设计的团队!”
一路钻进直播间“看数据”。在宁城县电商产业园,调研组发现本地番茄的网销关键词竟是“生吃爆汁”,于是建议办一场“番茄嘉年华”,用流量换销量,以融合发展的组合拳带动番茄销售再创新高。
一路深入实地的调研,拓展了思路和视野,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调研组通过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做到了知己知彼,掌握了相关领域的现实情况与核心问题,形成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市政协副主席王立恩用“三张图”总结调研成果。优势图:赤峰距京津冀客源市场近、农畜产品产量大、四季景观差异明显;短板图:产品同质化严重、淡季长达半年、农户参与度低;路线图:打造一条京赤高铁休闲带、培育一批“后备箱”农旅商品、孵化100名乡村主播、开发四季研学课程、建立农旅融合标准体系等一揽子建议。(潘振纲)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