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吉林辽源市政协专题议政
深挖“源头”文化 激活“根脉”潜能吉林省辽源市地处东辽河源头,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辽源虽然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成绩显著,新文旅产业实现了“井喷式”发展,但在深入挖掘活化地域文化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辽源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以文化催生产业、赋能经济,把“挖掘活化以东辽河源头文化为标识的辽源地域文化、推动辽源文旅产业发展”列为年度重点协商议题。
为尽快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市政协领导牵头,汇集多个领域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赴多地全面了解源头生态与历史遗存和遗迹保护情况。同时,调研组与市直各部门紧密协同配合,积极借鉴域外成功经验,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为专题议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日,市政协组织召开“挖掘活化以东辽河源头文化为标识的辽源地域文化、推动辽源文旅产业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邀请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同谋划挖掘地域文化、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良策。会上,市政协常委、委员及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代表,分别从文化根脉溯源、深化校地合作等角度议政发言,提出了很多具有专业性和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作为东辽河正源,其文化谱系东承长白山渔猎文明,南接中原农耕文明,是东北地区相对完整保留‘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工业文明’连续演化链条的流域文化单元。”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体文史委副主任单秉林为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调研组调研成果的主要内容。
市政协常委、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新从精神内核的文化引领角度,谈了对东辽河源头文化的传承发展思路,“要以协同联动为要,学术研究为基,数字技术为翼,产业融合为桥,让东辽河源头文化不仅成为地理意义上的‘辽河之初’,更成为精神维度上的‘文化之根’”。
辽源市政府副市长孙黎表示,“挖掘、保护和利用好东辽河源头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建议案和本次会议提出的建议,多措并举,切实推动东辽河源头文化转化为城市发展新动能。”(通讯员 姚心雨 本报记者 高峰)
编辑:彭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