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打破“用水坎” 点燃“芯希望”   

——四川绵阳梓潼县政协精准献策破除种业发展堵点

2025年09月08日 16:4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城出发,向西穿越一座座山丘,进入山坳间的一片小盆地,“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示范基地”巨型牌匾赫然矗立在稻田间——这便是梓潼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兰花村。稻浪翻滚,沉甸甸的谷穗既是村民增收的“钱袋子”,更是当地种业发展的“动力源”。

作为全国水稻制种特色“一村一品”示范镇、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示范基地,2023年,该村1400亩水稻制种年产值便超过了490万元。然而,产业向上的脚步,却被缺水这个“老毛病”绊了腿。

兰花村种植户王翠云回忆,当时,兰花村水稻制种现代农业园区内,几座关键提灌站早已超期服役,设施老化、部件磨损致故障频发,提水效率骤降。灌溉跟不上,农忙时种植户轻则揪心误工,重则面临减产风险,这道“用水坎”,成了制约水稻制种产业升级的“硬梗阻”。

县政协在了解该村产业发展的困难后,立即组织相关界别委员、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种植户对提灌站的担忧、产业发展受困的焦虑,均被一一记录。在充分收集社情民意、摸清问题根源后,县政协将“兰花村水稻制种现代农业园区提灌站整治提升”定为该年度核心协商议题。一场聚焦“解民忧、促发展”的“小微协商”正式启动。

协商会上,县政协委员、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干部、兰花村“两委”成员、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围绕兰花村水稻制种问题畅所欲言。经过村社代表讲问题,种植大户说减产损失,职能部门提解决方案,政协委员析症结、献良策等多轮沟通,会议最终达成四项共识:全面摸排提灌站现状,按轻重缓急争取项目资金;将整治纳入年度计划,引导村民集资投劳;专人负责提灌站日常排查维护;邀请专家规划水利设施,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会后,大河埝、二社提灌站建设工作立即启动。在委员们的持续关注、助力下,兰花村顺利完成了伏家堡、大河堰提灌站的整治工作;2025年,兰花村再获15.35万元用于二社提灌站整治,预计9月底完工,为明年春耕夏灌筑牢“水保障”。

“这场‘小微协商’,不仅破解了兰花村的用水难题,更让梓潼种业‘芯片’的根基愈发牢固。”县政协主席高安表示,实践证明,以政协协商服务基层治理,既有利于算好民生“小账”,也有利于谋好发展“大篇”,县政协将持续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深入开展“有事来协商”工作,为更好地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样本。(记者 韩冬 通讯员 蒋若兰)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