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破解“水困”焕生机
——宁夏吴忠同心县政协助解东部乡镇用水难题
“缺水,曾是刻在同心县人骨子里的深刻记忆。从‘旱天岭’到‘干湾沟’,这些遍布乡土的地名,如同沧桑的印记,记录着人们与干旱抗争的漫长岁月。”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政协围绕“‘西节东用’用水权交易,促进东部乡镇土地高效利用”组织委员开展调研。在调研韦州南门中心泵站时,县政协委员、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干部贾银录感慨道。
在广袤的宁夏大地,有一项工程被誉为旱塬上的“生命工程”,它就是固海扬水工程。自1975年开工建设,历经50年风雨兼程,把源源不断的黄河水高扬送到宁夏中南部沿黄灌区,滋养着宁夏中南部地区的土地,解决了百万名群众的用水安全。但如何更科学地用水、更公平地配水,尤其是破解同心县东部乡镇的发展“水困”,成为当地的新“考题”。
当天,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进预旺镇沙土坡水库、预旺水库、上马峰水库、小西沟蓄水池以及韦州南门中心泵站,一路深入考察现状、详询项目进展、直面现实难题。
“眼睁睁看着好地荒着,只能低效利用,太可惜了!”针对制约东部乡镇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马俊文委员呼吁推进红五干渠改造,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议将红五干渠渠道及机组更新工程纳入自治区‘十五五’规划,从根本上提升东部乡镇的供水保障能力,打破灌溉用水瓶颈。”
县政协委员、宁夏小杂粮协会会长汪德军提出,要进一步优化用水权交易平台,简化交易手续,让西部节余的水资源能够顺畅地“流转”到东部,真正“解渴”良田。
如何让“西水东用”更高效、更可持续?更多委员贡献了真知灼见。
县政协委员马淑红建议,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研究出台同心县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激励办法,通过“奖节补效”激发市场活力。来自农业技术推广一线的丁月花委员则将目光投向技术赋能,她建议在高效节水灌区同步配套农业物联网和智能灌溉系统,并大力推广水肥药一体化等集成技术,确保“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作为经营主体代表,县政协委员、同心天润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虎登斌认为,“水润良田”更要“田生金”,他呼吁重点扶持合作社等主体发展高附加值节水产业,并配套加工设施延伸产业链,提升水资源的经济产出。
此次调研,不仅摸清了现状、汇集了良策,更凝聚了“先节水后用水”的共识。委员们认为,依托“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天然优势,同心县必能在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宏伟实践中,探索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的“水动力”。
据悉,同心县政协将持续以“协商式监督”跟踪调研成果转化,助力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马瑞 记者 范文杰)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