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建言立论
凝聚统战力量 共绘人民城市建设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人民城市理念进一步深化拓展,明确了未来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作出战略指引。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重要法宝,凭借其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的独特优势,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人民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助力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人心力量转化为发展动能,共同绘就人民城市新图景。
凝聚思想共识。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框架下,将不同党派、阶层、群体的利益诉求纳入制度轨道,服务城市发展始终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方向前进。实践中,多地已形成成熟经验,杭州市通过“运河·同心荟”“智·和同心荟”等特色平台,精准凝聚新阶层人士,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为促进城市发展贡献力量。福州市则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坚持创新引领,组织党外人士聚焦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的多项建议直接转化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这种“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民主模式,不仅最大限度凝聚了“城市发展为人民”的社会共识,更让城市政策在制定中充分吸纳多元视角,既具宏观规划的精度,又含民生关怀的温度,最终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核心目标。
激活智力资源。统一战线汇聚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人才,构成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智慧宝库”。在党的领导下,这些智力资源通过专题调研、项目合作、决策咨询等方式深度参与城市建设,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多地在实践中也已探索出汇集智力的特色路径,在广州永庆坊改造中,由文化界统战成员牵头的“非遗活化﹢城市更新”项目,把骑楼、粤剧、广绣等“文化基因”植入微改造,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深圳“新阶层·双碳联盟”聚合环保领域党外人士,推动出台“近零碳社区建设指南”,为城市“新陈代谢”植入绿色基因。这些专业力量的深度参与,让城市建设既严守科学规律、体现技术精度,又融入人文关怀,最终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协同提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智力支撑。
构建协同共治的城市治理格局。统一战线能够联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治理合力。这种整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制度化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功能互补。这种协同效应在城市发展实践中作用显著: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有企业通过统战部门搭建的“国企民企协作平台”,带动上下游民营企业参与配套产业链,既提升了项目效率,又激发了市场活力;在社区治理中,统战组织引导的“新阶层人士服务站”“侨胞之家”等载体,让律师、会计师等群体下沉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民生帮扶等服务,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在对外交流中,海外侨胞通过“侨智侨资”对接会,为城市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项目,同时推动本土文化“走出去”,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这种资源整合效应,让城市治理既有“政府主导”的稳定性,又有“社会参与”的灵活性,形成“多元共治”的生动局面。
城市的生命力在于人民参与,城市的温度在于多元包容。统一战线作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在人民城市建设中既是“黏合剂”,也是“助推器”。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政治优势、智力优势、组织优势,必将推动更多力量融入城市建设、更多智慧赋能城市治理、更多资源投向民生改善,共同绘制出“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新画卷。
(作者季丹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王振宇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学部综合研究支撑中心执行副主任)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