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欧阳坚:筑牢文化强国人才基石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的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时期,人才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石,深化改革的核心在于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人文环境。
一、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强国的战略支撑。要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人才活力。目前,我国文化科技融合人才结构性短缺,兼具文化创造力、技术创新力和商业运营力的复合人才匮乏,文化科技融合人才队伍培养迫在眉睫。
二、 构建多元协同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要夯实公共文化服务根基,加快培养考古、文物修复、研发创意、数据数字化等方面的人才,建设专业化、下沉型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建设,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产品供给,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免费观看欣赏、阅读使用这类文化精品的丰富内涵。二是要发挥国有文化企业主力军作用,打造一支“高精尖”人才队伍,培养既熟悉文化艺术规律又掌握现代科技手段的专业人才,引领带动民营文化企业创新发展。同时要面向文化产业需求,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在实践中引导和培养一批适应各种企业类型的优秀实用人才。
三、 推动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培育跨界创新的先锋力量。要加大文化和科技融合职业教育培养力度,加快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跨界学科人才队伍。推动将文化科技人才纳入各类“高精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认定范围,在国家文化英才工程中提升文化科技人才比重,逐步实现文化为科技铸魂、科技为文化赋能的“双向奔赴”。
四、 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各类文化人才社会培养体系。在优先培养自身体制内所需人才的同时,要面向社会培养外来人才,尤其在游戏、音乐、影视等领域,让跨界人才得到全面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实现企业技术需求与复合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通过搭建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文化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多跨协同、开放交流的人才成长生态。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