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郑永飞:系统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 共建沿线水清岸绿幸福家园

2025年09月09日 09:0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长江治理的十年实践,书写了生态优先的“中国答卷”,但同时要清醒看到,当治理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面临省界考核标准不统一、面源污染治理瓶颈、数字治理应用滞后等深层矛盾,仍需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加以破解。建议:

一、 构建流域协同治理新格局,建立省际生态补偿基金,推行“水质超标补偿﹢改善奖励”机制,建设长江生态法院,统一环境资源案件裁判标准。

二、 实施面源污染精准管控,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建设生态沟渠上千公里,对规模养殖场强制安装在线监控,将化肥减量增效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三、 推进城市水环境系统治理,开展“污水管网攻坚年”行动,在指定期限内完成老城区管网排查改造,建设分布式雨水处理设施,推行“厂—网—河”一体化运维。

四、 完善生态流量调控体系,制定主要支流生态流量标准,在乌东德等电站建设生态流量在线监测,推广小水电清理整改经验,在指定期限内完成全部电站改造。

五、 打造湿地保护修复样板,实施“长江湿地保护行动”,建设1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推行湿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双考核,发展“湿地﹢碳汇”交易。

六、 建立生物入侵防控网络,在南京等口岸建设外来物种检疫中心,组建专业清剿队伍,对鳄雀鳝等高危物种实施“发现一只、清剿一片”的零容忍政策。

七、 提升航运污染防治水平,强制3000吨级以上船舶安装污水在线监测,建设10个绿色船舶示范港区,对新能源船舶给予购置补贴和优先过闸权。

八、 强化尾矿库风险管控,开展尾矿库“一库一策”治理,推广“截洪减载﹢覆盖封场”技术,建立尾矿库环境风险预警平台,实现动态监控全覆盖。

九、 发展生态碳汇增值产业,在三峡库区建设50万亩生态修复型林场,发展竹林、湿地碳汇项目,建立长江经济带碳汇交易中心,探索碳汇质押融资模式。

十、 加快数字治理能力建设,部署流域智能感知终端,构建长江环境大脑,开发污染溯源、调度优化等模块,在指定期限内实现重点水域数字孪生覆盖。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