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江苏高邮市政协: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本报讯(记者 江迪 通讯员 周军 盛莉)初秋时节,江苏省高邮市各中小学校园里书声琅琅。秦邮实验小学乡村少年宫的“创客空间”,30多名学生围坐一起,参加课后科创社团活动;高邮中学的高三教室里,教师们运用最新编制的校本学案开展教学。这些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高邮市政协持续深耕基础教育领域的履职身影。
近年来,高邮市政协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要求,以“摸实情、建良言、促落实”为抓手,持续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政协力量,助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56所学校,76.7%学龄人口挤在城区,10所农村小规模学校却‘空壳运行’。”2024年1月,市政协十四届三次全会期间,钱景委员的发言直击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困境。为摸清实情、破解难题,市政协组建专题调研组,赴涟水县红日小学和时码学校考察学习,并用3个月时间实地走访全市小规模学校,召开6场调研座谈会,形成《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的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梳理出5项具体问题,提出13条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
履职成效在数据中清晰显现。2025年秋季学期已顺利撤并周巷初中、张轩小学、汉留小学3所“小散弱”学校;推动“城区骨干教师20%下沉农村”政策落地,2025年上半年“县管校聘”教师流动率从不足5%提升至18%;义务教育综合差异系数小学从0.445降至0.42、初中从0.404降至0.39,农村学校家长满意度从77%提升至92%。
今年,市政协持续发力。在8月8日召开的“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议上,委员们围绕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等方面纷纷献计献策。
“建议进一步加大资源供给,规范学案使用,组织学科研训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编写全年基础教学资源包,提升研究水平和教学效果。”来自教育一线的王永昌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建议。“进一步优化集团办学、城乡义务教育发展联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畅通优质资源要素实质化流动和共享。”钟欣委员在发言中提到。“教育不能只盯着分数,更要五育并举。”陈溪委员聚焦校家社协同短板,呼吁扭转部分家长“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推动校家社协同从学业辅导向德育、心理健康、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延伸;同时,建立协同育人的评价机制,对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在协同育人工作中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面对委员们的“金点子”,市教体局局长现场作出积极回应,表示将认真梳理吸纳建议,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具体举措。
“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要,政协责无旁贷。”市政协主席李深红表示,下一步将聚焦高中“县中振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课题,通过民生实事监督等方式,推动更多履职成果转化为教育发展实效,努力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更多政协力量。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