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五年官司揪民心 “渝事好商量”解民困——重庆市石柱县依托“渝事好商量”平台有效化解基层矛盾
人民政协网重庆9月9日电 长达五年的官司,通过“渝事好商量”得以协商解决,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下路街道湖海村全体村民异常高兴,周登凡等人反复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渝事好商量平台!感谢政协委员们的帮助!”
原来,早在2016年5月,祥林中药材有限公司与下路街道湖海村签订《下路街道湖海村整村扶贫栀子花产业发展项目发展协议》,约定种植栀子花600亩,项目总投资35.4万元,公司分别与湖海村河柳组、百宝组签订土地流转租赁合同,在河柳组和百宝组租用土地共计204.27亩,涉及村民100户。协议明确祥林中药材有限公司每年按照田260元/亩、地240元/亩标准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3万元,公司自筹资金7.1万元。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实际实施的产业项目只有210亩。因未完成项目发展协议的600亩,导致只享受了7万元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公司以未享受完财政补助资金为由,拖欠农民5年的土地流转费累计25万余元,且未解除土地流转协议,造成土地长期荒废,100户农户既心痛又无奈。
下路街道多次组织公司进行调解无果后,为确保100户农户利益,2019年12月初,河柳组、百宝组组长带领村民依法向石柱县人民法院起诉。县人民法院组织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同意2019年12月31日前筹集资金兑现农户土地流转费,截至2023年12月仍未支付一分钱。不得已,周登凡等人走上了信访之路。
石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案,县长亲自挂帅,分管副县长到现场组织座谈,下路街道、县乡村振兴局抽调专人组成专班,明确由街道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宣统委员两位同志包案,洽谈工作由宣统委员秦中正、政协委员谭娅等人利用“渝事好商量”平台进行协商,避免矛盾激化,促进问题解决。
宣统委员、政协委员几个人结合信访人反馈情况,多次与公司当面沟通协商,详细了解事情经过,为其讲解政策及法律知识。政协委员们又先后五次到湖海村踏勘被流转田土,建立土地面积台账,算清欠款账目。2024年,工作专班组织农户代表和公司负责人在下路街道“渝事好商量”会议室协商三次,最终达成协议:农户同意将拖欠的5年土地流转费协商为1年,公司承诺将库存的中药材售卖后支付土地流转费,下路街道协助公司销售中药材,公司与农户现场解除土地流转合同,将土地还给农民。
如今,湖海村河柳组、百宝组100户农户经“渝事好商量”协商的土地流转费已如期全部兑付到位,荒废多年的土地也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村民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两位组长也放宽了心。
长达五年的土地官司和信访案件,通过“渝事好商量”得以解决,县委、县政府举一反三,责成县农业农村委牵头,对全县土地流转和承租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开展土地流转矛盾纠纷专项治理,建立土地流转资金兑付风险防范机制,防止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因各种原因“撂荒”,避免农户权益得不到保障。(谭腊梅)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