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评论
以史为鉴坚守文化之根
教练机梯队接受检阅
9月3日,我有幸受邀赴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作为香港的音乐工作者,站在观礼台见证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心情无比激动。
这一次,我依旧住在熟悉的友谊宾馆。一早的闹钟唤醒我要去庆祝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吃过早饭。我与委员们一同乘车前往会场。车厢内,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与期待。有的委员是首次参与,脸上更是写满了新奇与激动;而我,虽已是第二次参加,但内心的澎湃之情丝毫未减,反而因懂得这份厚重而更加期待。
车辆缓缓停靠在故宫旁,我怀着无比澎湃的心情走向天安门广场。步入观礼区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早已备好的红色礼包,里面有毛巾、帽子、雨衣等,这份细致的安排让我们心头暖意融融。
在等候的间隙,港澳委员与内地委员们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大家平日忙于工作,相聚甚少,此刻我们相聚在天安门广场,每一次快门声定格下的不仅是笑脸,更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与珍贵的情谊,每一张合影都显得意义非凡。
纪念大会开始前,联合军乐团与合唱团奏唱了《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抗战歌曲,这是14亿人心跳同步震撼的时刻,全场观众同声高唱,我亦如此。
9时整,报时钟声响起,纪念大会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正是这段铮铮铁骨铸就的历史,为我们民族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文化印记和精神丰碑。它并非只沉睡在课本里,更鲜活地流淌在我们的文化血脉与艺术基因之中。于我而言,我这双拉了几十年小提琴的手,每一次演奏,都想为这片土地上曾经奋战过的英雄们敬上一个最庄重的礼。
9时15分,最令人震撼的时刻到来——阅兵仪式开始,标兵就位,军乐团吹响阅兵式号角。受阅部队迈着整齐划一、分毫不差的步伐铿锵前行。那雷霆万钧的气势、那如山岳般沉稳的阵列,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大国威严与现代化军队的极高水准。我不由得在心中感叹:这如此高水平、高精度的阅兵盛典,不仅是一场国力的展示,更是一次民族凝聚力的盛大展示,让我深切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信,也从心底里祝福我们伟大祖国未来更加繁荣昌盛!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我一直致力于通过音乐来传递情感、促进交流。我在思考如何能够用音乐和平地连接不同的人,如何更好地把我们国家非凡的历史用音乐表达给全世界的观众,让他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我们国家的发展以及我们国家人民的幸福感。
此时此刻,我想告诉香港的年轻艺术工作者,或许历史课本离生活很远,但当你们亲手拉响一段抗战时期的民谣改编曲时,指尖流淌的不仅是音符,更是血脉相连的文化基因。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更多地了解我们祖国的文化历史,了解祖国的发展,才能用音乐讲好中国的故事。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这次活动以后,回到香港我会把观看阅兵的感受、视频、照片分享给我乐团的年轻乐手们看,让他们深入了解祖国的历史,传承这份爱国情怀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贡献社会,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期待香港青年音乐人以才华和热忱,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声音。未来我也会带领乐团以音乐、以行动、以热忱的心,奏响属于这个时代的强国之声!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弦乐团艺术总监)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