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聚焦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巴彦岱镇: 书屋文化润人心
人民政协网伊宁9月9日电(记者 杨智嘉)“中国梦,民族梦,伟大思想放光芒……校园里面书声
诵读活动现场。
当天,由巴彦岱镇政府主办的“书香巴彦岱 诵读中华情”百人诵读活动在这里举办,来自巴彦岱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表演快板作品《中国梦》,节奏明快、语言生动,赢得阵阵掌声。
王蒙书屋建于2013年5月23日,现有各类图书两万余册,一直免费对外开放。这里会定期举办阅读分享、诗歌诵读、“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年均50余场次,还与辖区中小学共建“行走的思政课堂”,为学生打造特色体验课堂。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又披上了身……”舞台上,学生们身着戏服,头戴凤冠,演唱的豫剧《穆桂英挂帅》片段气势十足。参加表演的阿迪拉·帕力塔木是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在一年级时与戏曲结缘,至今已能熟练演唱《女驸马》《说唱脸谱》《花木兰》等多部经典戏曲作品。
“《穆桂英挂帅》讲述了一个女英雄打仗的英勇故事。在学校里,老师每次教我们的时候都很专注。我们只要跟着老师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练,很容易就学会了。”阿迪拉·帕力塔木兴奋地说,学校除戏曲社团外,还有国画、剪纸、乐器、合唱、足球等多个社团,大家会根据兴趣自由选择。
伊丽努尔·阿卜杜热依,是巴彦岱镇中心学校的语文教师兼戏曲社团负责人。最初,她受父母影响喜欢上了戏曲,便萌生了将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带进校园的念头。她告诉记者,戏曲社团成立至今,已培养200多名学生。目前社团成员以一、二、三年级学生为主,他们不仅能唱豫剧,还能演绎黄梅戏、京剧等剧种。
巴彦岱镇中心小学校长郭菊芳介绍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成效显著。郭菊芳欣喜地说:“最直观的变化是,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兴趣浓了,很多学生能主动分享书中的故事,甚至把快板词、诵读内容教给家长。此外,这类活动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今,王蒙书屋不仅成为了本地农牧民和中小学生汲取知识的“文化粮仓”,也吸引着来自全疆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很多游客听说巴彦岱镇有个王蒙书屋、王蒙旧居,都是慕名而来。”村民马燕的家就在王蒙书屋不远处,她也是镇上第一批把家中闲置的房子建成民宿的村民。“今年夏天,一位上海老师带着3名小学生专程到王蒙书屋研学,并住在了我家。3名上海小朋友与巴彦岱村附近的少年在这里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共读《在伊犁》、互赠书籍文具,两地不同民族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友谊。”马燕分享
其实,书屋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此。据巴彦岱镇党委委员张昱介绍,王蒙书屋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阵地,经常举办民族团结故事分享会,依托王蒙书屋及周边阵地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及文艺宣讲等活动,推动政策宣传与民俗体验深度融合,让各族群众在参与中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青春万岁,赞美的是跌倒后爬起来的勇气,是相信未来相信自己的坚定目光,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勇敢大声说‘我能行’的豪迈。接下来,请欣赏同学们带来的诗歌诵读《青春万岁》!”随着主持人报幕声落,现场同学们轻轻翻开手中的诵读夹,在悠扬的旋律中,诗歌诵读开始了——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青春万岁!”
同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委员、新疆师范大学民族与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梁玉春认真看完演出,对师生们的表现称赞不已。“巴彦岱镇小学依托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