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资讯

共商产业新篇 同绘鲁台未来

——二○二五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侧记

2025年09月10日 10:05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济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台湾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热忱欢迎和支持广大台胞台商来济投资兴业。”

8月31日,济南市山东大厦内灯光璀璨、气氛热烈,2025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在此拉开帷幕。全国台企联、台湾商业总会等协会代表,两岸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240余人汇聚一堂,为两岸产业合作与鲁台协同发展出谋划策。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表示,济南正全力落实各项惠台政策,加速建设中国唯一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

据介绍,该合作区是2021年7月经国家三部委批复在山东设立的合作区,落地济南、建在济阳。在产业发展上,它特色鲜明,围绕食品饮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形成集聚效应。食品饮料产业汇聚众多知名企业,是“山东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智能制造产业中,液压升降平台产业规模庞大,企业产销占全国半壁江山。在规划布局上,济阳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完成扩区调区,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空间,还联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规划紧密协作区,促进产业融合。在政策方面,享受省市政策支持,涵盖项目落地、土地保障等,还能复制先行先试政策,发展动力强劲。此外,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亲商爱商氛围浓厚,已成为鲁台经贸合作新高地、服务台商样板区。

“合作区是两岸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优质平台,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能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提升两岸产业在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中国国民党前代理主席林政则对合作区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他建议依托合作区,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领域深化合作,鼓励两岸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进一步破除产业壁垒,促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

“深化鲁台经贸合作是两岸企业实现互利共赢的关键。”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乡林集团董事长赖正镒同样看好鲁台经贸合作前景。他提议鲁台双方搭建更多像产业对接会这样的常态化交流平台,并在互补性强的产业领域加强协作。“只有携手推进智能制造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壮大服务消费、新型消费,台商才能在山东市场持续拓展事业版图。”赖正镒说,他期待两岸尽快恢复观光旅游和交流,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来,多方面促进两岸之间的繁荣。

“旺旺在山东投资设立两家工厂,23年来多次追加投资,总投资额达4.4亿美元,2024年两家工厂产值达38.7亿元人民币,其中济南市济阳区的工厂已成为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旺旺集团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林天良以旺旺在山东的发展为例,展现了台企与山东的良好合作态势。他还透露,全国台企联将助力台湾中小企业对接山东绿色低碳产业链,推动绿色技术、高端人才与山东企业、研发机构合作共建创新平台。

“每次到济南,我都感觉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台商愿意到济南,甚至整个山东来投资兴业,确实是因为山东的营商环境特别好!”大龙网科技集团龙工场总经理潘建文点赞了山东的营商环境,并从跨境电商等领域展望了与山东的合作可能,期待借助合作区平台,为两岸产业融合注入新活力。

自2021年7月国家三部委联合批复设立该合作区,落地济南、建在济阳区以来,4年间,济阳在亲商爱商方面践行“四到”服务理念,合作区所在的济北经济开发区获评“中国最具台资企业投资价值园区”。

“我们连续30年保持‘台商零投诉’。30年来,台资企业成为济阳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众多台商也成了‘半个济阳人’。”会上,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友进对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进行了现场推介。

会议还举行了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基金启动仪式、济南市涉台资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仪式、两岸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山东分中心揭牌仪式,海右路演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投融资对接会、“聚泉城 融未来”两岸青年企业家沙龙等考察对接活动……一系列举措为鲁台产业合作筑牢基础、拓宽渠道,也让人们对合作区的未来充满期待。

(本报记者 张文敬 雷蕾)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