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奋斗华章·委员风采
奋斗华章·委员风采丨童先峰:行以至诚润桃李
二○二五年,崇真中学“赏樱节”时,童先峰(中)与高三学生畅聊生涯发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童先峰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政协常委、民盟张家港市委会副主委、张家港市崇真中学校长。获张家港市优秀政协委员称号。
“最近感觉学习压力大吗?睡眠还好吗?”
“校长,作业量还好,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午后的阳光照进崇真中学校园,童先峰正与几名学生围坐,翻阅书籍,轻声交谈。
类似的面对面交流,在这所学校时常发生。学生们袒露心声,倾诉着学业思考、成长烦恼。这些来自校园最一线的鲜活声音不仅助力校园治理,也转化成了童先峰履职建言的源头活水。
在校园中以诚润心,深耕育人沃土
童先峰在百年名校崇真中学担任校长。近二十载的杏坛耕耘中,他始终践行着“学以至理,行以至诚”的校训。他坚信,教育的温度源于真诚与细节。
在教学生涯中,童先峰曾遇到过学生沉迷手机、拒绝到校的情况。面对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他没有简单责备,而是耐心与他们沟通,探寻问题根源。经过了解,他发现这些孩子对科技创新有着浓厚的兴趣,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施展平台。
童先峰一直认为,“学校应是学生试错的地方”。秉承着“零处分”的教育哲学,他决定为这些孩子开辟一条新的成长路径。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学校创新性地设立了科创中心,并配备了3D打印机等专业设备,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激发创造力的实践空间。经过家校的协同努力和悉心指导,这些学生不仅重拾学习信心,更在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佳绩。
“‘零处分’确实让老师们有了更多压力,但只有打开学生的‘心结’,才能让教育变得水到渠成。”童先峰注重细节育人,这份真诚不仅体现在包容成长的胸怀上,更流淌在校园的涓滴日常中。他创新思路,优化“崇真面对面”沟通机制,在食堂门口一站式响应师生关于教学、餐饮、住宿的意见建议;他打破常规,将校庆日策划为“草坪音乐会”,全场合唱声此起彼伏,成为师生心中凝聚情感的“最美夜晚”;他精进管理,着力推进“三好三多三提增”的全员育人新质态,满足了师生多元发展诉求。
“童校长常和我们说,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亦师亦友的角色定位,能让教与学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提及童先峰的教学理念,刚入职的邱鸿宇老师这样说。
在童校长的言传身教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将这一理念融入日常班级管理之中,致力于把崇真学子培养成“顶天立地幸福温暖有本事”的时代新人。
自工作以来,童先峰凭借卓越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先后获评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班主任、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并于2025年入选苏州教育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在履职中聚焦民生,献策教育新局
童先峰连继履职三届张家港市政协委员,2023年获评张家港市优秀政协委员。他长期钻研教育领域,积极履职尽责,深度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分类治理与规范”“协同促进家庭教育,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事关民生的协商议事活动10余次,有效助推了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
2021年,在当选民盟张家港市委会副主委后,童先峰更加意识到,身份的叠加,意味着责任的倍增。他将校园作为观察社会的窗口,将教育实践中的思考升华凝结成高质量的履职成果。
正是在与学生、老师、家长的一次次对话中,童先峰敏锐地捕捉到了“双减”政策背景下更深层次的焦虑与需求。他与团队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一件沉甸甸的提案——《关于利用“双减”政策契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提出了结好家校合作“一条心”、下好协同推进“一盘棋”、绘好互利共赢“一张图”的系统方案。在市政府的重视下,在后续办理过程中,相关提案建议已融入张家港市“双减”深化举措,为政策精准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民盟张家港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童先峰依托“盟员说”“社情民意写作小组”等品牌平台,有效激活盟内参政议政活力,凝聚起一批年轻有为的“笔杆子”,形成了一批高质量建言。他执笔的《加强和完善对儿童网络监管制度》《谨防校园宣传泛滥成为“数字化形式主义”》等社情民意信息被省级采用。近几年来,他参与执笔或组织打磨提交的集体提案、界别提案达52件,其中14件获市领导重点领办、督办,7件获评当年度优秀提案、有影响提案;13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获省级以上采用。
2023年以来,童先峰积极投身“教育惠民·向光公益行”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他不仅推动将“民盟大讲堂”引入崇真中学,为在校学生带去《学生生涯规划》等讲座,还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将“趣味课堂进社区”落到实处,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童先峰的履职足迹也正在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6月,他参加了民盟江苏省委“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作为“教育帮扶团”的一员赴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承担起高中数学学科的示范教学、对当地学科教师的培训和新高考专题讲座任务,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了千里之外。
“未来,我会牢记责任、不负韶华,书写好政协委员、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更‘新’答卷。”童先峰的话语,既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承诺,也是一名政协委员以诚心写就的履职答卷。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