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民盟
民盟盟员守砚三十载 把澄泥砚文化传播到国外
“澄泥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王跃泽指着形态各异的砚台向参观者介绍。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黄河岸边的人马寨村,是王跃泽土生土长的地方,也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黄河澄泥砚重要原产地。这个豫西小村落生产的古澄泥砚在唐代被列为“贡品”,清代澄泥制砚名家王玉瑞制作的澄泥砚还获得国际奖项。
年过五旬的民盟盟员王跃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项目黄河澄泥砚(陕州澄泥砚)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清代澄泥制砚名家王玉瑞第六代嫡传后人。他创办了陕州人马寨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研究澄泥砚制作技艺,传承澄泥砚文化。
王跃泽自幼喜欢读书,尤喜钻研古玩收藏的书籍。20岁出头的他在旧书摊淘书时,随手将一个垫书的旧砚台放在地上,摊主急忙提醒:“轻点放,这东西很贵!”他这才发现,这方砚台竟产自人马寨。“这让我意识到,家乡的泥土里藏着瑰宝。”王跃泽回忆道。
此后,王跃泽开始潜心钻研人马寨澄泥砚制作技艺。从北京、西安到洛阳、南京,他收集了大量古砚标本。在长辈指导下,他不仅找到了古人制砚的黏土矿,更严格遵循祖传古法复原技艺。1995年,他成功烧制出第一窑澄泥砚,此后又复烧出失传的唐代金沙澄泥砚,获得国内外专家认可。
为了更好地传承澄泥砚文化,2019年,他将在人马寨的自家老宅改造成王玉瑞澄泥砚展示馆。如今,这座掩映在翠绿中的古朴院落,每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访客。
“传承陕州澄泥砚文化,不能故步自封。”3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更与美国、日本等国的“砚友”建立交流。为适应现代审美,身处“天鹅之城”三门峡的王跃泽创新设计出天鹅砚等新器型,将三门峡“天鹅之城”的特色融入传统技艺。
目前,王跃泽正在积极筹划与高校合作建立博物馆,并着手撰写专著。“要让澄泥砚走进校园、走向世界,既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符号,更要让这门技艺永续流传。”
编辑:周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