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春秋>奇闻轶事
鲁迅的咖啡轶事
鲁迅曾经著文说:“我是不喝咖啡的,我总觉得这是洋大人所喝的东西,不喜欢,还是绿茶好。”不过在生活中,鲁迅并不拒绝喝咖啡,还不时在咖啡馆会友谈事。
早年在北京,鲁迅就去过咖啡馆。1923年8月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往伊东寓治齿,遇清水安三君,同至加非馆小坐。”晚年在上海,他也多次去咖啡馆,仅1930年上半年,2月16日,“午后同柔石、雪峰出街饮咖啡”;4月16日,“侍桁来,同往市啜咖啡”;6月5日,“午后同柔石往公啡喝咖啡”。
1928年8月8日,《申报》刊载了一篇题为《上海咖啡》的“软广告”,文中提到文艺界名人鲁迅、郁达夫等常在咖啡馆中高谈阔论。鲁迅读后有感而发,写下杂文《革命咖啡店》,文中写道:“遥想洋楼高耸,前临阔街,门口是晶光闪灼的玻璃招牌,楼上是‘我们今日文艺界上的名人’,或则高谈,或则沉思,面前是一大杯热气蒸腾的无产阶级咖啡,远处是许许多多‘龌龊的农工大众’,他们喝着,想着,谈着,指导着,获得着,那是,倒也实在是‘理想的乐园’。”文章不乏讽刺意味。
1933年底,鲁迅经内山完造牵线,在北四川路一家白俄咖啡馆会见了从鄂豫皖苏区来到上海的成仿吾。许广平回忆说:“记得有一天,鲁迅回来,瞒不住的喜悦总是挂上眉梢。我忍不住问个究竟,他于是说,今天见到了成仿吾,从外表到内里都成了铁打似的一块,好极了。”显然,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咖啡馆会见。
1933年12月20日下午,女作家葛琴与周扬等几位“左联”成员到内山书店拜访鲁迅,鲁迅就约他们去咖啡馆谈了两个小时。葛琴回忆说:“我完全不感觉有什么拘束的必要。他很起劲地说着文学上的各种问题,和不断地给予我热烈的鼓励,他的说话就和他的文章一般的有力,是那样充满着比青年更勇敢的情绪。当我从咖啡馆里出来的时候,除了满意以外,更惊愕中国现在还有这样一位青年的老人。”(周惠斌)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