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努力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福建宁化县政协委员建言“十五五”规划
初秋,天高气爽,既是颗粒归仓的收获季,更是锚定未来的谋划季。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政协召开建言“十五五”规划委员话良策工作座谈会。各界别政协委员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积极发声、踊跃建言,为县域下一个五年的发展蓝图注入满满智慧动能。
五年砥砺,一步一阶;五年规划,一程一景。如何精准“牵住牛鼻子”,为“十五五”规划谋好篇、布好局?这一关键课题,引发委员们的深度思考。
“五年规划,既要统筹全局绘蓝图,也要聚焦重点破难题。”来自农业界的张运富委员认为,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方面要建强创新平台,设立特色农业研究院和产学研基地,集中力量攻克土壤改良、绿色防控等技术难题。另一方面要引进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等新设备、新技术,在重点农业产业园区、基地布设物联网,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同时加强农民科技培训,让先进技术真正落地见效。
“十五五”期间,城市品质如何实现蝶变升级?汤伟榕委员建议,在重要节点的景观打造上,需以全县为整体进行统筹规划,从地点甄选到设计构思皆做到统一协调。同时,深度挖掘并凸显“客家”文化底蕴与“红色”精神内核,
深耕教育一线多年的张艳珍委员心系教育高质量发展。她表示,“十五五”是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征程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需持续推进教育改革,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深化“总校制”改革,优化小规模学校发展,推动智慧教学设备向农村学校倾斜。同时,开展教师信息化能力全员培训,整合优质课件、名师课堂等资源,筑牢优质均衡发展根基。
“宁台融合发展,关键在于打好‘客家牌’、走实‘产业路’、筑好‘人才巢’、创优‘软环境’。”“探索城乡公交+定制班线,农村公交+快递物流等运营新模式,优化公交线网。”“打造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整合分散的红色资源,串联‘革命旧址+自然景观+传统村落’线路。”……会上,委员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既谈规划思路与发展方向,也提实操方案,直面城市发展痛点,挖掘宁化潜能优势,全程无虚言客套,句句皆是破题“硬招”。
县政协主席张运华表示,“十五五”规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