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他们和“梅花鸡”较起了劲

——四川巴中通江县政协持续助力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2025年09月12日 16:1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走进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胜利乡大营村,万亩松林间,灰白相间的山地梅花鸡三五成群,时而扑棱着翅膀追逐飞虫,时而低头啄食林间草籽。养殖户李洪熙满脸喜色地说:“感谢县政协牵线搭台,咱家养的2000只梅花鸡还没出栏就被成都的餐厅订光了,今年订单又涨了三成!”

这片生机勃勃的林下养殖场景,正是通江县政协以政协协商撬动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从保种育种、规模化养殖到精深加工、市场开发,在山地梅花鸡全产业链构建过程中,处处都有政协的声音、委员的身影。

山地梅花鸡是通江特有的土鸡资源,距今至少有600年养殖历史,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适宜山地放养等特性,是巴中市确定的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六大主攻单品之一。如何让这一“小特产”成为带动万户增收的“大产业”?县政协委员们和制约山地梅花鸡产业发展的堵点、短板较上了劲。

“鸡苗存活率只有70%,再这样下去乡亲们都不敢养了!”2024年3月,在杨柏镇太平场村的“院坝协商会”上,养殖大户王德荣的发言让在场政协委员心头一紧。县政协当即联合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展开深入调研,发现传统散养模式下鸡群易发呼吸道疾病,而农户普遍缺乏科学防疫知识。

“建立‘三级防疫网络’,设立村级疫情观察员,将禽流感、新城疫等5种核心疫苗纳入财政补贴范围……”很快,一篇《关于建立山地梅花鸡疫病防控体系的建议》的社情民意直通县政府常务会议。两个月内,全县建成1个山地梅花鸡资源场、1个备份场、3个乡镇兽医服务站,川农大林居纯教授团队编写的《林下养殖技术手册》发到每个养殖户手中。“现在我养的鸡存活率涨到92%咧!”王德荣兴奋地说。

畜禽良种是建设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在县政协召开的“种源保护与产业升级”专题协商会上,相关专家晒出了山地梅花鸡的基因测序图谱——硒元素含量是普通土鸡的3倍,这可是打造高端品牌的“杀手锏”!在委员们的积极参与和助推下,如今,占地50亩的现代化原种场已孵化第三世代种鸡2万羽,今年9月将完成国家畜禽遗传资源认证,让山地梅花鸡彻底摆脱“优质种源外流、商品鸡回购加工”的被动局面。

在通江县民胜镇新场村的“田埂协商会”上,当地养殖户集中反映,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养殖产业扩大再生产的关键问题。

委员们收集诉求后迅速行动,在县政组织下,迅速与通江县农商行开展专项对接,推动银行针对“山地梅花鸡”养殖产业精准推出特色信贷产品。该产品创新采用“活体抵押+保单质押”的组合担保模式,大幅降低了养殖户的融资门槛,从需求响应到贷款发放仅用一周时间,便为23户农户成功授信并发放贷款460万元,高效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如今,在县政协推动下,这样的“生态共富经”正在全县复制。

如何从优势产业到富民产业?

在县政协组织的“通货出山”活动中,县政协委员、空蒙文化董事长杨为民组织旗下主播开展梅花鸡直播专场销售活动,推动“通江梅花鸡”旗舰店在京东、抖音同步上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通江山地梅花鸡线上销售额突破了3000万元,其中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城市订单占比超六成。

通过县政协牵线搭桥,由亿道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胶原蛋白提取项目已在广纳镇大石板湾开工,投产后将实现年屠宰及精深加工山地梅花鸡200万只以上;年生产低脂胶原蛋白干细胞提取原液1000万克以上,预计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

“当一只只梅花鸡飞出大巴山,我们听见的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和声!”县政协主席王茂生深有感触地说,政协不是站在田埂边鼓掌的看客,而是挽起裤腿下田的耕耘者,眼下,通江县政协已启动新一轮“产业升级”深度调研,誓让这条凝聚着政协智慧与民生温度的全产业链向着“年出栏百万只、产值超十亿元”的目标振翅高飞。(记者 韩冬 通讯员 罗莉莉 赵一霏)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