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党合作>聚焦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
——“红色基因传承与新时代统一战线”学术研讨会综述
与会人员在南昌市参加学术调研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精神,8月22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与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红色基因传承与新时代统一战线”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深的告慰。来自中央社院、地方社院以及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余位参会代表一致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对红色基因的研究阐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最大共识,为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新时代统一战线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深刻把握红色基因与统一战线的内在关联 赋能新时代统战工作
中央社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黄守宏在致辞中指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阐释红色基因与统一战线的内在逻辑,积极探索红色基因赋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统战智慧、实践案例和时代价值,引导广大学员传承红色基因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和团结奋斗精神、牺牲奉献精神。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这里的一山一水留下了先烈先辈的战斗足迹,一草一木记录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江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建设,不断推动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江西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孙洪山表示。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红色基因具有理论根基的同源性、价值追求的一致性、政治文化的契合性、历史发展的连贯性。”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常庆林在交流中分析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红色基因的价值共振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王立华分享了关于学习统一战线历史经验的几点思考。他表示,要维护和巩固统一战线,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发挥统一战线作用。“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与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紧密相关。新时代如何汲取党在统一战线工作上的经验,传承红色基因,对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有重大意义。”王立华说。
“传承红色基因,更好赋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要处理好红色基因与统战工作中‘人心’的关系,实现红色基因与‘人心’问题的有机统一。”南京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尹忠表示,把握好统一战线中的“人心”问题,既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红色基因来引领,又要立足具体实际和人民利益来出发,在解决具体问题基础上不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坚持笃行不怠,从量变到质变,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发挥好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
打造统战特色的红色教育矩阵 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增强政治共识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使红色基因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信仰力量、永恒价值在社院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努力让学员广泛认知、切实接受、躬身践行。”黄守宏表示。
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泰城在研讨会上梳理了“土地革命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与统一战线”“红色政权建设与统一战线”等方面的内容。他表示,传承统一战线红色基因要实现三个转化,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转化为师生的素质能力。“红色资源育人所要求的教学方法同常规课堂教学方法迥然不同,在实践中形成了融‘看、听、访、体、悟、行’等为一体的教法体系,设计了展示式、影像式、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案例式、访谈式等教学方法,极大地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张泰城表示。
如何让红色基因更好赋能统战教培工作?
北京市丰台区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丰台区长辛店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燕分享了长辛店红色资源的统战教培课程开发利用价值与实践路径的相关案例。她表示,长辛店红色资源具有独特价值,是统战教培的“精神富矿”,围绕长辛店红色资源进行统战教培课程研发的实践探索,结合统战教育不同领域的需求特点,分类别确定教学主题,精准化设计教学内容,凸显课程的独特性、时效性、针对性。
“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镇宁弄染寨,红三军团首长彭德怀、杨尚昆与布依族首领陆瑞光签订‘反蒋协定’,史称‘弄染结盟’。陆瑞光承诺保护红军伤病员、提供粮草,并协助红军突破国民党封锁。红军则支持其反抗苛捐杂税。此举为红军顺利通过贵州民族地区争取了群众支持,是党的民族政策与统一战线思想的早期实践。”贵州省毕节市社会主义学院地方党史教研室主任谭鑫表示,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基于“弄染结盟”的历史回溯,开发“沉浸式情景教学‘弄染结盟’”课程,探索“历史情景再现﹢学员沉浸参与﹢社会实践转化”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具实效,更好地实现红色基因传承与政治共识教育的目标。
传承优良传统 彰显时代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左鹏在主旨发言中表示,红色基因传承,本质上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形成的精神内核、理想信念、优良作风、价值追求的继承与弘扬,是将这些具有“红色”标识的精神财富代代传递、落地生根的过程。
“红七军‘小长征’千里转战的过程中,壮、瑶、苗、侗等各民族群众自愿支援红七军,展现出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反抗压迫剥削、使民族免于割裂分离的中华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广西社会主义学院讲师王旭表示,对红七军“小长征”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有利于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在大团结、大稳定的基础之上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大繁荣、大发展。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杭州市社会主义学院讲师孙浩十分关注历史虚无主义对当代青年革命英雄记忆的消极影响。他表示,“革命英雄记忆彰显的不仅仅是革命英雄个体的成就,更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智慧的结晶。青年革命英雄记忆的塑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立足青年现实生活讲好革命英雄故事,实现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的融合。要运用新兴媒介技术,实现青年群体共建共享革命英雄记忆。”
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易军在研讨会闭幕式总结时表示,统一战线作为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为红色基因传承提供了多样化、深层次的实践路径。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要通过挖掘红色基因、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融入实践,不断激发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人士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形成广泛的思想共鸣与行动合力。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方慧)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