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河南太康县政协委员:筑牢基层医疗应急防线
本报讯(通讯员 时昶 焦高园 记者 王有强 靳燕)“以前总觉得急救是医生的事,今天跟着救援队学了心肺复苏,才知道关键时刻这门技术能救命!”近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老冢镇刘寨村,刚结束急救知识培训的村民李女士拿着学习手册,语气里满是收获的喜悦。这生动的一幕,正是太康县政协聚焦急救工作发展、主动履职尽责的缩影。
“急救站点覆盖不足、群众急救意识薄弱、应急物资储备不均……”在今年初召开的太康县政协全会期间,委员们围绕急救工作发展的痛点问题建言。此前,多位政协委员深入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调研,走访医护人员、居民代表百余次,最终形成《关于完善全县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提升基层群众急救能力的对策》等多件提案,精准指出当前急救事业存在的短板,并提出“推动卫生健康委员会、红十字会下沉服务”“建立急救物资共享机制”等具体建议。
提案交办后,县政协并未“一交了之”,而是建立“提案跟踪督办”机制。政协领导带队多次与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县红十字会沟通对接,邀请委员全程参与提案办理过程,共同研究落实方案。
在县政协的助推下,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县红十字会迅速行动。一方面,优化急救站点布局,截至目前,全县2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已设置66个应急救护点,并从县第一、第二医疗集团抽调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紧急医学救援应急队伍”,轮流到站点开展工作,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急救物资进基层行动,及时为站点补充急救药品和器械,确保物资到位、急救到位。
“大家注意,心搏骤停前4分钟是实施心肺复苏、挽救生命的最佳时机。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在太康县高朗乡党村村民文化广场上,县政协委员、银城十方救援队队长孙振江手把手教村民操作心肺复苏,周围围满了认真学习的群众。这支由政协委员、医护人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组成的民间公益组织,如今已成为太康县普及急救知识的重要力量,而这背后离不开县政协的精准指导。
此前,银城十方救援队虽有开展急救培训的热情,但面临“培训内容不系统、师资力量薄弱、宣传覆盖面窄”等难题,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县政协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牵线搭桥”,一方面邀请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和护理部专家组成“指导团”,为救援队定制标准化培训课程;另一方面利用政协平台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救援队对接乡镇(街道)政府、村庄(社区)、中小学校、企业等单位,搭建“公益培训合作平台”,推动急救知识进乡村(街道)、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
“我们将持续建言献策,让急救服务更贴近群众、更高效便捷,筑牢人民生命健康防线。”县政协主席朱希炎表示。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