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福建省政协委员:急在分秒之间 救在生死边缘
本报讯(记者 王惠兵)“所谓急救,‘急’意味着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半点耽误;‘救’代表每一步操作都得使在刀刃上,这样病人才能有更好的预后。”
近日,福建省政协与中华中医药学会、省红十字会、福州市政协等单位共同组织来自省内外的顶尖医疗专家团队走进福州市连江县开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义诊活动。现场,设立了心肺复苏教学点,实地指导群众学习规范的急救技能,让大家连连直呼,学到了保命手段。
当天,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还纷纷围绕增加急救设施、提升急救技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面对面与基层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协商,积极建言献策,期待今后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村。
在多位省政协委员看来,基层乡镇院前急救主要由市县级综合性医院承担,但因乡镇地区人口居住分散,急救半径长,留守老人与儿童自救意识差及自救能力不足,加强基层乡镇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委员们建议,进一步建立重点乡镇急救站,进而覆盖周围较偏远地区的急救工作,后期根据实际需要,逐渐完善县区级调度平台和三级急救网络建设。同时,增加乡镇卫生院急救基础设备和无障碍通道建设的投入,不断拓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范围。
如今,乘着智慧化医疗科技迅猛发展的东风,福建省急救中心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从120调度员接听群众呼救电话的瞬间,信息收集工作就已开启。调度员迅速调派救护车,同时展开电话急救指导。出诊人员接到任务后,即刻赶赴现场,在途中,借助信息化系统,提前熟悉患者的基本情况。与此同时,医院急诊科抢救室、重症监护室、导管室等相关科室同步收到信息,提前做好接诊准备,直至患者被送至医院,直通不同科室,实现“医生等病人”。
“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院前急救承担着群众日常急救、突发公共事件救援和重大活动保障等职责,事关民生福祉与城市安全,是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死一线的时刻,通常是以秒来计算的。要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各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增编,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加强急救网点覆盖,配置车辆与急救设备,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急救需求。”委员们建议。
据悉,“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义诊活动是充分发挥政协平台优势、联动多方资源服务基层的具体实践,下一步还将继续整合医卫界别资源,扩大服务覆盖面,进一步为全省急救事业、保障群众健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凝聚智慧和力量。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