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使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居全市前列,科技服务业营收、拉动率“双第一”
2025服贸会“北京日”活动朝阳区作主题推介人民政协网9月15日电 以开放
上半年GDP达4620.1亿元、占全市18.5% 朝阳区实际使用外资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朝阳区是中心城区面积最广、人口最多、企业最密的核心区,也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正以开放聚势、活力兴业,用“商务+科技”双轮驱动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朝阳,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4620.1亿元,同比增长5.1%,占全
作为“中国涉外第一区”,朝阳区内汇聚了近100%的外国驻华使馆、全市90%的外国驻京新闻媒体、80%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7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5%的外资金融机构。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区,发挥世界三大评级机构、9家全球十大律师事务所、8家世界十大咨询公司、2000余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聚集发展优势,设立国际融商服务中心、外资综合服务站,持续提升国际化环境、推进制度型开放,积极打造向世界展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窗口;持续优化外籍人才服务,建立北京市首个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外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等70个事项可以一站办理;打造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发布英文版《北京朝阳外国人手册》,多方位打通外籍人士来华堵点,持续营造区域宜居环境。
朝阳区积极推动创新发展,五年来共形成87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其中1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9项在全市复制推广,全面构筑开放新高地。CBD历经30余年发展,吸引力指数排名全球第七、亚洲第二、保持全国第一,总部经济、商务服务、国际金融保持领先竞争优势,去年当选全球商务区创新联合会主席机构,未来五年预计新增170余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朝阳区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率先打造涉外法律服务“先行区”,推动建设北京国际法商融合示范区,建成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实体平台,吸引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落地,设立“涉外金融巡回审判庭”,聚焦跨境金融、跨境贸易等常见问题,为中外企业纾困解难;成立朝阳区涉外公共法律服务站,推出中英双语的涉外法律服务手册,不断优化涉外法律服务保障。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朝阳高质量发
作为首都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示范区,朝阳区推行“商务+科技”双轮驱动,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产业互联网等领域,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成功吸引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朝阳高质量发
朝阳区充分发挥CBD、中关村朝阳园的引领作用,构建以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的“3+X”产业创新体系,提升互联网3.0、工业互联网、数字安全、数字医疗的主导作用,朝阳科技在全市的显示度、支撑力持续提升;支持和联动链主企业、央国企、高校、科研院所布局高能级科创载体,在北部地区打造科技创新发展带,在东部地区打造北理工朝阳科技园,在南部地区打造山河湾谷创新区,建成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全市唯一的国际创业投资集聚区,落成全市首个互联网3.0产业园、数字医疗特色园、工业AI产业园、数字人基地,真正让技术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北京朝阳还将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商务区(DBD),以数据为核心建立新型商务生态体系,不仅要提升北京全球数字经济影响力,更要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朝阳经验”。
此外,在人才培养上,朝阳区连续十三年举办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打造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人才资源总量达156万人,占全市20%,成为区域宝贵的创新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确实为朝阳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数据显示,朝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20% 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朝阳力量”
作为北京市消费大区,朝阳区持续优化消费结构、创新消费场景、提升国际消费体验度,大力推动新消费发展,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为北京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朝阳力量”。去年,朝阳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53.8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1295亿元,占全市比重约20%。
在空间布局上,朝阳区着力打造世界级消费地标,构建“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纵向上打造地铁14号线商业带,横向上打造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建设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在品牌塑造上,朝阳区着力打造国际化消费名片,加快建设美食、茶香、咖啡、时尚之城,茶馆、咖啡馆、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分别占全市30%、50%、60%、70%,首店、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均占全市50%,泡泡玛特等四大潮玩品牌形成文化出海新范式。
在品质升级上,朝阳区着力打造融合化消费矩阵,依托近百家影院和演艺新空间、13处奥运和大型体育场馆,实施“文旅+百业”八项政策,打造国际灯光节、茶香文化节、亮马河
“未来,朝阳区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国际化资源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招商助企,与全球创业者、投资者、企业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朝阳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孙艺)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