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聚焦
听,六星街里琴声多悠扬
六星街航拍照片
“六星街里还传来巴扬琴声吗?阿里克桑德拉的面包房列巴出炉了吗……”去年,一曲《苹果香》,带火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六星街。近日,记者来到这里,这首“成名曲”的熟悉旋律不时地从街边店铺飘出,让人倍感亲切。
说起来,六星街并不大——占地面积仅0.7平方公里,3条街道交错至中心广场,向外辐射出6条主干道,将街区分成6个扇形小区域。六星街便因此而得名。
细究起来,六星街却不简单——这里不仅完整保存着5处历史建筑和1处市级文保单位,还传承着国家级非遗巴扬艺术,居住着汉、维吾尔、锡伯、塔塔尔等13个民族的居民。
早在2019年,伊宁市就围绕“丝路花城·彩色伊宁”城市发展定位,深入挖掘和保护利用以历史建筑、民族传统技艺等为主体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启动六星街区改造提升工程。至今,已成功打造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手风琴博物馆、俄罗斯风情园等20余处文化体验空间。
改造提升之后的六星街,不仅保留了以前最美最传统的样子,各民族的建筑造型、装饰、颜色搭配都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居民生活也变得更加便捷舒适。
“从最早的土房子、泥巴路,到现在的上下水、电、天然气入户,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投入所带来的好处。”这些改变,锡伯族居民刘连智看在眼里、感在心中。
环境美了,体验佳了,游客越来越多。2024年,刘连智将自家小院改造成民宿,节假日常为游客免费准备家常菜,还为他们讲解锡伯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这一年,刘连智被伊宁市评为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
东乡族商户马强也是六星街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他在这长大又在此创业,是六星街第一个将院子改造成民宿的社区居民。
“当时伊宁市文旅局给了我14万元的政策补助,街道、社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马强说,“我们每周还有‘伊犁人的奶茶会’,居民坐在一起,喝奶茶,聊家常,解决遇到的难题。”
马强口中的“奶茶会”,是伊犁州探索建立的居民议事品牌,通过“学一篇习语、讲一段政策、解一个问题、聊一周家常、教一句国通语、唱一首红歌”等接地气的方式,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伊宁市政协委员、六星街社区党支部书记迪达尔·库钠依介绍,在“奶茶会”上,各民族就像一家人,有困难了一起想办法。
比如,社区工作人员近期在走访过程中,居民反映六星街存在“噪音扰民、停车难、出行难、如厕难”等问题。“现在我们也在通过‘奶茶会’,依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去协商协调,这些问题正在慢慢解决。”迪达尔·库钠依说。
“六星街是我家,维护靠大家。”刘连智感慨,“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让我们的六星街得到长远发展。”
也正是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有效的治理模式,六星街先后荣获国家4A级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非遗景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更能在歌曲《苹果香》火了之后,成功接住其带来的“泼天富贵”,迎来前所未有的客流。
随着游客到来的,还有不少追逐梦想的青年。把书画室开在这里的乌孜别克族画家古努·阿里根便是其中之一。“南疆和北疆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孕育出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形态,通过它们,我想要呈现幅员辽阔的新疆。”古努·阿里根以古代维吾尔族凹凸画法为基础创作的彩石画,独具特色,很受欢迎。
眼下,古努·阿里根正在创作一幅描绘孔雀的作品,她希望将来能把画展办到世界级舞台;刘连智的民宿生意一直不错;马强相继开了餐厅和冰淇淋店,餐厅更是成了六星街的“网红”打卡地。
……
听,六星街的巴扬琴声再起,多么悠扬——这是民族团结、生活幸福的动人回响。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