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把履职足迹印在田间地头 ——广西河池市南丹县政协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委员行动”

2025年09月15日 17:3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金秋九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城关镇四山村的猕猴桃园里绿意葱茏,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枝头。“今年可是个大丰收年!果子个头大、甜度高,一定能卖好价钱!”果农罗大叔捧着刚摘下的猕猴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果园旁的选果场上,南丹县政协委员张宗旭正指导工人们将刚采摘的猕猴桃进行分级、包装。他的旭昇农业有限公司拥有1200亩绿色猕猴桃种植基地,是全县第一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水果生产企业。“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猕猴桃。眼下正是采收旺季,每天都要雇佣上百名村民参与采摘、分拣工作。今年预计总产量可达1600吨以上。”张宗旭说。

这是县政协引导、组织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员行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多亏了政协委员帮忙,我们的活动中心终于建好了。”芒场镇幕麻村村民韦伯伯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份“幸福感”,来自县政协委员、广西三谋文旅公司负责人莫志谋,他主动投入20万元,为村里援建活动中心楼,让村民有了“共同的家”。

莫志谋还在其运营的郦久郦杰景区内设立老年食堂,为周边600多位老人提供优惠餐食,80岁以上老人免费用餐。“让留守老人吃上一口热饭,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莫志谋的话语发自内心。

像莫志谋这样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政协委员,在南丹县并非个例。

县政协始终把履职平台建在群众“家门口”,建好用活168个协商平台网点,构建“委员下沉—民情收集—协商议事—成果转化”链条,创新“田间地头协商”“院坝协商”等形式,推动委员履职常态化、实效化。今年以来,各界别委员围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柿子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等议题开展协商活动30余次,形成多份建设性意见建议,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县政协既关注解决当下困难,更注重长远发展。

7月,县供销社与县水果中心联合举办施肥管理培训,这是县政协推动“科技兴农”的务实举措之一。

150多名果农参加培训,发放技术资料230多份,赠送化肥180袋……这些数字背后,是县政协委员罗祖良和邓明光一次次对接部门、反复打磨课程、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扎实努力。

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汇聚多方力量。县政协委员们各施所长,通过公益事业助力乡村新颜。

邓溪委员牵头组建公益团队,号召社会力量为多所乡镇中小学学生捐资助学、赠送洗浴和净水设备等,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梁云祥委员捐资助学金奖励多名大学新生;周文明委员不仅向县教育促进会捐赠善款,还资助乡村文体活动;周永生委员全年公益捐赠累计22万元,支持教育、文体、敬老等多项社会事业;县政协工商联委员和委员所在企业积极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爱心公益活动,15位委员所在民营企业与19个行政村(社区)达成“村企共建”协议……

从田间地头的技术培训,到产业项目的谋划落地;从公益事业的慷慨解囊,到协商议政的建言献策……县政协委员们正以饱满热情和务实行动,深耕乡村振兴沃土,书写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精彩华章。(谭慧君 肖亮升)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