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四川省政协: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
本报讯(记者 韩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如何更好地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在四川省政协相关专委会的精心组织下,省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委员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广泛深入讨论、思考,为助力四川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更加广泛地汇聚智慧和力量。
“用改革的办法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今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主席田向利提出,探索开展“绿色统计”“中央财政绿色收储绿色支付”,完善相关统计指标和核算方式,推动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同时担好环保责任,全面提升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
今年6月,四川14个省级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首次明确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并提出健全核算规则标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8个方面重点任务。
“该实施方案的出台,既能促进企业深挖产业链、供应链减排潜力,促进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又能提升低碳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必将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看到自己写在提案里的文字正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工作举措,省政协委员李恩付感到十分欣慰与自豪。去年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期间,他提交了《加强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加快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出“抓紧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标准体系,推动碳排放管理规范化”“抓紧碳足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打造绿色低碳制造高地”等建议。
据了解,除已出台《四川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外,四川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市(州)级“电—碳计算模型”的设计与上线部署。正在探索建立全省统一的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省级产品碳足迹管理技术团队,为全省碳足迹管理体系提供决策支撑。
今年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不少省政协委员依然把目光锁定在助推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发展方面。
廖伦志委员在《关于加快完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行业分类与环评标准体系的建议》中呼吁,“制定专项环评技术规范,重点明确SOFC等氢能产业相关新兴行业的特定污染物监测方法与排放标准、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液体原料属性认定以及环评流程。”该提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就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限值排放要求增补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专项条款进行研究……
一件件高质量提案、一个个“金点子”,正如涓涓细流,汇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滔滔江河。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