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福建省政协:点滴行动汇聚起文明力量
本报讯(记者 王惠兵)云海在山峦间翻涌如浪,从高空沿着漫长的海岸线一路俯瞰,蓝天映照碧海,海岛串珠成链,更有葱郁的红树林、整齐的养殖渔排、星星点点的渔船点缀其间……
拥有“最绿省份”美称的福建,其实也很蓝。
“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今年4月中旬,当福建省政协调研组走进周宁,一眼望见的,便是一幅“云在山间绕,绿在水中流”的乡村生态画卷。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开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委员进百村”专项活动,进一步深化“为闽协商 为民服务”品牌建设,做好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其间,省政协调研组和中药专家一行实地考察了周宁狮城镇正禄家庭林场、李墩镇金线莲组培基地,详细了解当地气候、土壤等情况,并对道地药材的种植、加工、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
作为福建省海拔最高的县城,周宁县空气质量优良比例98%以上,先后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生态优势日益彰显,一座“山水环绕、城乡一体、碧水蓝天”的云端之城已享誉海内外。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在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的殷殷嘱托中,省政协调研组一行还深入周宁县“三库”生态文明实践主题馆,深刻体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在委员们看来,从20世纪80年代的开荒造林,到几十年来所取得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再到擘画的新蓝图,周宁的“绿色”变迁如同电影般展现在眼前。如今,逐绿奋进的周宁更是让“林变优”“水更清”“钱变多”“粮更丰”不断放大生态效益,“碳”出一条生态好、产业兴的动能转换之路,让生态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据悉,2024年建成的全省首个森林资源智慧监测标准化示范区,让周宁林业管护迈入数字时代,让传统巡山焕发新活力,为全县绿色生态发展增添更大底气。
“山还是那座山,改变的是生态环境和发展方式。”在当地老百姓幸福的感慨声中,委员们呼吁,全县要持续在“三库﹢碳库”的绿色生态理念指引下,不断向林地要产出、向空间要效益,不断挖掘地方特色资源,不断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打造鲜明IP,讲好“三库”故事,走出一条具有周宁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振兴”新路,让更多群众共享绿色成果,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春风拂绿,万物生长。委员们期待,在八闽大地的一座座文明城市里,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全民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点滴行动汇聚起文明力量。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