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访谈 地方政协 正商量 提案摘编

首页>协商议政>地方政协

天津市政协邀请委员走进老字号企业

2025年09月16日 23:26  分享到: 

一座城的生命力,在博物馆的珍藏里,在街巷的烟火气中,在工厂机器的轰鸣声里,在每一个敢于破界创新的故事中。近日,天津市政协推出《政协委员话天津》系列短视频,邀请6位市、区政协委员走进老字号企业,展示天津特色优势,讲述天津工商文化故事。

“抵羊”毛线、“红三角”牌纯碱、“老美华”布鞋、“鸵鸟”墨水、“桂顺斋”糕点、“海河”牛奶,都是天津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如何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让百年积淀变成今日竞争的底气?

站在天津纺织这条“百年长河”的“渡口”,市政协委员,天津纺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葛传兵在一次次调研中明白:老字号的新生,不在颠覆而在融合,不在闭门造车,而在开窗引光。

“抵羊”和“白玫瑰”是天津纺织的魂,但魂要附体,这个“体”必须是活的产业链。“我们开始把‘抵羊’从历史档案里请出来,推进品牌牵引下的串链、补链、延链:线上直播间里,‘抵羊’服装成了年轻人追捧的复古潮品;线下工厂中,智能化生产线让羊毛面料的光泽更细腻。”葛传兵十分感慨。

从纯碱传统业务转向丁辛醇新产线,从二氧化碳废物利用到加氢母站项目建设,百年永利用一个个发展的新亮点,实现了企业二次腾飞。市政协委员,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田云生走进实验室,和科研人员们共同用一个个研发成果,让传统的化工企业讲出更多敢突破、护生态的新故事。

“传统手工制鞋技艺仅靠‘守’是不够的,必须‘创’出新天地。”市政协委员、老美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叶桦认为,科技成了“老美华”跨越传承断层的桥梁。她说:“过去老师傅靠几十年的经验手摸判断脚型,难免有误差。如今我们引入3D扫描仪,几十秒就能精准生成足部模型,科技助力‘老物件’成为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好物件’。”

提起“鸵鸟”墨水,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经典的黑色墨瓶和黄色纸盒,它曾是几代人书写记忆的载体。“当书写方式巨变,‘鸵鸟’利用技术革新,开创我国计算机喷墨先河;当消费群体变革,‘鸵鸟’探索前沿,将中国传统色彩融入产品研发。”市政协委员、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丽以九旬高龄的“鸵鸟”墨水为例,解说老技艺的青春密码。她说:“我们联合‘鸵鸟’墨水、郁美净、祥禾饽饽铺等伙伴,开发出兼具传统韵味和现代审美的‘天津礼物’,让老技艺走进当代生活。”

无论是手工技艺的科技升级,还是营销模式的探索创新,老字号要活得好,必须拥抱新时代,让“老味道”闯出新赛道。

“我们老字号不仅要让天津人喜欢,还要让全国的消费者喜欢,更要走出国门,走出老字号的新路子。”南开区政协委员、天津桂顺斋食品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刘芳介绍,为迎合年轻市场,桂顺斋研发出新品——绿豆冰糕,还与泥人张推出联名糕点,把解放桥、“天津之眼”等城市元素融入其中。

从儿时的课间加餐到现在的畅销口味,从“一辆自行车送奶”到“智能冷链配送”,天津人对牛奶的感情,源于几代海河人对品质的坚守,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海河人对“新鲜”的追求。

“老字号不能只靠情怀吃饭,面对消费升级,海河乳品选择用科技破局。”市政协委员,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国荣说,“目前,海河乳品已推出煎饼果子味、香菜牛油果味等30多种风味的花色奶,并保持着高频研发节奏。我们把直播间搬进工厂,这种‘老字号+新场景’的模式,正是天津工商文化‘敢闯敢试’基因的延续。”他认为,老字号焕新,从来不只是企业的故事,更是这座城市与时代同行的见证。(记者 刘平)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