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智造经济: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新篇章

2025年09月17日 15:4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25年8月,新书《智造经济强国》正式出版发行。这本书紧扣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背景,以跨学科跨领域的视野,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经济理论和企业发展实践,用近20年发展的数据与案例,解码中国智造崛起背后的逻辑,每一页都承载着发展的实践。

GetAttachment

(书的封面)

全书分为智造基础、智造动力、智造趋势和智造展望4篇,紧密围绕制造强国之路上面临的“制造大国之困与制造强国之基”“工业革命之困与智能制造之力”“现实多元化之困与两化融合之路”这三个现实之问展开,系统阐释“新质”引领,“智能”赋能,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重新组合、持续优化,正在向科技产业、创新企业集聚。纵览中国制造的发展变化:高端化筑牢工业强基底座:智能化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化转型科技产业新赛道;融合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1篇:智造基础——装备

强基固本:破制造之困,立强国之基。以机床、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产业为例,突出增强中国制造“五基”的重要性; 以振兴东北工业,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工业为例,强化人才、企业、政策的引领作用; 以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发展高质量中国制造。

第2篇:智造动力——智能

数智动力:承工业革命,启智造之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以建造智能工厂为例,突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作用; 以新冠疫情冲击下发展产业生态链为例,展现共享经济与智能制造的发展必然; 以数字经济的视角分析数字经济的内生外延及绿色革命,增强数字治理能力,发展数字中国。

第3篇:智造趋势——融合

融合共生:解多元之困,觅融合之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企业多元化资源与企业绩供需关系; 以上市公司装备制造业为实证研究,提出装备制造企业要根据价值链的行业特征和发展方向,向主导型的多元化发展,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智能制造领域发展。

第4篇:智造展望——能力

能力重构: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以德、美、日、中四国智能制造产业政策比较研究,回顾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能力;以中国制造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造业服务化、投资智能制造等现实特点,分析中国制造的人才发展和投资趋势;以双创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中国市场经济的活力和“五代”企业家“创业创新”的生命力,提出创业造就高供给市场主体,创新成就高质量市场经济。(广告)

编辑:廖昕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