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以“时间的答案”回应公共健康命题

2025疫苗科学高峰论坛聚焦IPD免疫防护

2025年09月17日 17:0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9月13日,2025疫苗科学高峰论坛在辽宁大连举行。论坛以“时间的答案”为主题,就我国肺炎球菌疾病流行态势与血清型分布、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IPD)的防治策略和创新实践、扩大疫苗可及性的关键举措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探索更具韧性的IPD防控体系建设。

“六高一低”叠加“三座大山”,儿童炎防控任务艰巨

近两年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趋势明显,包括肺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为儿童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肺炎链球菌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首要元凶。中国疾控中心的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在2009年至2019年期间,肺炎链球菌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占比达38.5%,且我国超五分之一健康儿童携带肺球菌,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教授梁晓峰在论坛上指出,我国肺炎球菌性疾病呈现“六高一低”的特点:儿童肺炎球菌携带率、病例数、幼儿占比、并发症、耐药率和致死率高,但疫苗接种率低。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病例数居全球第二,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2%。

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郝元涛表示,IPD临床治疗面临“三座大山”:一是不合理用药,近一半儿童IPD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增加了患者重症与死亡风险;二是耐药性强,东亚儿童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超全球整体水平,我国儿童IPD患者多重耐药率高达46.1%;三是经济负担重,IPD治疗费用高于其他常见儿童疾病,患儿家庭经济压力大。

专家拆解疫苗犹豫“症结”,呼吁多渠道开展健康科普教育

虽然WHO已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的疾病,但是我国的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疫苗接种率依然低下。疫苗犹豫现象成为阻碍疫苗接种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梁晓峰看来,疫苗犹豫不仅源于对疫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科学认知不足,更与健康信息可及性、社会文化规范及个体健康素养等因素密切相关。建议加强多部门、多学科、多行业有效联动,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展健康科普,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

“从疫苗防护能力来看,PCV13(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可预防13种血清型引发的IPD,对IPD血清型的覆盖率约90%,且接种后血清型抗体应答率(IgG>0.35μg/ml)接近或达到100%。”辉瑞中国战略联盟事业部总经理金肖东表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已经保护了超过1000万的中国儿童,为他们建立起抵御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防护网。”

郝元涛进一步指出,我国疫苗除了覆盖率不足,还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建议强化“医防融合”教育,尤其是提高临床医生对疫苗价值的认知,让更多的临床医生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中疾病预防的力量,把由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

上药科园贸易董事长兼总经理楚晨曦表示,上药科园贸易拥有深入基层的疫苗分销网络,能够有效提升疫苗在基层和边远地区的可及性。在促进疫苗可及的同时,始终将药品质量和供应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疫苗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可靠和供应稳定,为我国公众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