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民政协报·福建省政协融媒体中心>要闻
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福建省福州市政协助力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
福州与海,有着不解之缘。
这座城市胸中藏海,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963公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和重要门户,也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
1994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海上福州”战略构想,在全国沿海城市中率先发出“向海进军”的宣言。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30多年来,福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建设海洋强市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掀起“海上福州”建设热潮,全市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保持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各项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
盛夏时节,迎着“海上福州”建设的热潮,福州市政协“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助力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如期召开,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郭宁宁,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卓群与近百名市政协常委、委员代表、智库成员代表、行业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围桌而坐,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共谋良策、齐出实招。
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时下,休渔期的福州连江定海湾,千帆归港,静谧如画。而在外海,漂浮着钢铁打造的“深海粮仓”,在平静的海面下,这里的生产一刻没有停歇。
“振鲍1号”“振渔1号”“定海湾1号”“乾动1号”“闽投1号”……一座座平台“拔节而起”,让这片曾以传统渔业养殖为主的海湾,成为全国深远海装备养殖的创新“试验田”。
创新,成为打造更高水平“海上福州”的新动力。当天会上,市政协委员、福州信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梦财认为,应通过构建“AI+海洋”创新生态体系、打造海洋数字基础设施高地、培育“智海融合”产业新形态、强化海洋人工智能的要素保障等四方面措施,推动更多海洋科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福州海洋经济向新图强。
“深不可测、难以捉摸,是人们对大海的固有印象,却也隐藏着海洋信息科技发展的广阔空间。”市政协常委、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院长陈建明提出,要持续加强科教融合,高质量培养综合性海洋应用型人才,持续提高海洋食品和智慧海洋科技支撑能力。同时,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探索提高海洋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如今,随着全市不断汇聚起经略海洋的创新动能,已设立福州海洋研究院,嫁接6个海洋产业联合研发中心,建设4个海洋科创成果集中转化区,形成“1+6+4”特色海洋科创体系。其中,已培育涉海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涉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8家。
让“蓝色粮仓”化身“蓝色宝库”
“上岸喽!”如往常一般,福州宏龙集团的远洋捕捞运输船装载着2000余吨冻鲐鱼,运抵福州马尾港,为海洋食品加工企业送来丰富原料。
全国最大海带无公害良种育苗基地、全国首个碳汇渔业养殖基地……对今日的福州来说,海洋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蓝色宝库”,蕴含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湛蓝的大海,既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也是一片孕育着希望的‘良田’。”在不少与会常委看来,广阔的海洋正逐渐变为更加富饶的“蓝色粮仓”,应着力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建立“福州海洋大数据中心”,建立海洋生物医药中试基地,攻关海马入药、贝壳材料等“卡脖子”技术,让“蓝色粮仓”化身“蓝色宝库”,真正实现“藏粮于海”。
对此,市政协智库成员、福建师大经管学院教授林翊深有同感,“要持续发挥全市海洋文化、对台优势和港口特色,打造一批高能级平台,拓展海洋服务业发展空间,增强海洋经济发展韧性。”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黎静建议,要强化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管理的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实施《福州市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管理办法》,填补海域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管理制度空白,确保海域市场化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委员们坚信,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的宝库,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福州必将高奏“蓝色乐章”。
打造海洋产业“蓝色聚宝盆”
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其关键部套技术均达世界领先水平。
马尾造船厂建造的我国首艘装载国产化科考装备的载人深潜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助力“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深潜科考任务。
……
风起帆张,福州逐梦海洋的故事,在时间长河中不断书写。今日的“海上福州”已然开启最新篇章,从沿岸,到近海,还要向更远处“掘金”,打造独属于有福之州的海洋产业“蓝色聚宝盆”。
仓廪实,看深海。市政协常委、致公党市委会主委任义文期待,全市进一步加强陆海产业联动,拓宽海洋产业集群发展新空间,特别是进一步精准强链延链补链,强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加快产业跨界发展,推动福州海洋经济向新能级跃升。
近年来,福州渔业产值连续多年位列全国设区市第一。市政协常委、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主任杨小强呼吁,要持续推动福州渔业产业从单一养殖捕捞优势向“全链条价值创造”转型,实现福州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市政协常委、福建棋桐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霄建议,全市可通过打造本土化海洋金融载体、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建立风险补偿与财政激励机制、深化对台海洋金融合作等措施,在海洋金融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
一一听取与会人员的发言后,郭宁宁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和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牢记嘱托、向海图强,注重高效协同,注重资源统筹,注重产业升级,注重创新驱动,注重人海和谐,加快打造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努力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奋勇争先。
向海图强,是福州推进现代化建设历程中激扬的主旋律。刘卓群表示,市政协将继续发挥职能优势,用好政协协商成果,从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资源统筹、更加注重产业升级、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人海和谐等五个方面,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福州”。
编辑: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