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国际
“事实就是事实,必须传递下去”
——日本“主流”之外的战争记忆守护者
新华社东京9月17日电 通讯|“事实就是事实,必须传递下去”——日本“主流”之外的战争记忆守护者
新华社记者李子越 杨智翔
“以前只知道日本遭受过核爆等苦难,今天观展后才明白,日本对别国的加害竟然如此残酷……我意识到,学校里学的历史并非全部。”日前,在日本横滨举行的“战争加害图文展”上,一名十多岁的观众在问卷中写下这样的感受。
展览展示的731部队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等内容触目惊心,主办方“促进记忆传承神奈川之会”今年共收到200多份观后感。主办方代表竹冈健治说:“今年比往年多了不少年轻观众。看到这样的留言,我更加感到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竹冈1946年出生于广岛,属于“被爆二世”(核爆受害者后代)。他父亲曾于1937年和1941年随军前往中国,但对在中国的经历一直守口如瓶。“即便父辈在中国做过什么,他们往往也选择不讲。”竹冈说,他与许多侵华日军后代一样,没能从父辈口中得知多少。
父亲的沉默并未让竹冈回避历史。他在高中时便逐渐意识到,日本当年打的是侵略战争,给他国造成巨大伤害。这种认知在大学时期进一步加深。
后来,竹冈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并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关注日本的战争加害问题。
接受采访当日,竹冈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用数十张A4纸拼接而成的大纸,上面记录着1951年以来十几家教科书出版社在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问题上的表述变化。他指着其中一行说:“2000年前后是记述最完整的时期,但此后在右翼攻击下,这些‘良心’教材大幅缩减。”
竹冈说,他自己从不回避日本的加害历史,会告诉学生日本军队曾推行可怕的“三光”政策。他认为孩子们必须了解日本军队当年做过什么。
2007年,竹冈随日本民间团体访华,参观了731部队旧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地,这一经历令他深受触动。他在感想中写道:加害者必须正视事实、认真道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友好关系,这才真正重要。
参观结束回国后,竹冈开始思考:课堂之外,能否以另一种方式讲述日本的加害史?2013年,他发起成立“促进记忆传承神奈川之会”,通过电影放映和图文展开展公共教育。自2016年起,该组织每年举办一次“战争加害图文展”,内容从最初的慰安妇、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毒气战4个主题,扩展到如今的十多个主题。
办展初期,曾有反对者质问其目的。竹冈说:“我不想与他们争论,只会回应一句:请先来看看,再自由发表感想。”在他看来,加害部分常被否认。“很多人不愿面对,比如有人说‘我的祖父怎么可能干过那样的事’,于是就否认事实……但事实就是事实,必须传递下去。”
然而,日本社会的“主流”展览仍在有意无意回避加害问题。在广岛,更多呈现给观众的是被害叙述,鲜少触及核爆的真正原因;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今年推出的“终战”特别展,几乎未涉及加害内容……
如今,“促进记忆传承神奈川之会”有20多名固定成员,大多年龄已超过70岁。谈及未来,竹冈坦言:“坚持下去并不容易,时间和精力都是巨大考验,年轻人中关心历史的人不多。但战争已过去80年,历史不能任其风化。无论如何,我都想继续做下去,哪怕只能做一点,也要把加害记忆传递下去。
编辑: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