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资讯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五起严重违法失信案例

2025年09月18日 09:55  |  作者:记者 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集中曝光一批严重违法失信经营主体名单,五家来自河北、广东、浙江、重庆等地的企业因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屡犯不改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被依法列入“黑名单”。

此次曝光的案例中,“明知故犯、屡禁不止”成为突出共性,不同领域的违法企业均因漠视规则付出沉重代价。在河北定州,定州市鑫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颇具代表性。经查,该企业完全具备生产符合国家标准健身器材的能力,却为降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刻意生产销售5种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产品。这种“有能力合规却主动违法”的行为,不仅扰乱了体育用品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更对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相关裁量规则,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对其予以从重处罚,并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类似的恶意违法情形在广东中山同样上演。中山市广朋电器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不合格嵌入式食具消毒柜,于2024年10月刚接受过行政处罚,短短三个月后便再次因同类问题被查处。食具消毒柜直接关系消费者身体健康,企业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漠视,凸显出极强的主观恶意。中山市市场监管局认定其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在依法从重处罚的同时,将其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以遏制其再次违法的可能。

浙江乐清的温州九圣防爆电器有限公司和河北高阳的保定金世昌威纺织品制造有限公司,则因“一年内重复违法”被严厉追责。前者在2024年11月因销售未经认证的防爆产品及不合格防爆接线盒受罚后,2025年1月又因同类问题被立案调查;后者在今年3月刚因面巾产品不合格受罚,4月便再次被检出不合格产品。两家企业均无视前期处罚警示,持续以不合格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当地监管部门均依据产品质量法及地方裁量规则从重处罚,并按规定将其列入失信名单。

在食品安全领域,重庆妙帅食品有限公司的违法行为更显恶劣。该企业不仅在2023年11月因未按规定控制生产过程、生产掺假掺杂食品受罚,2024年3月又因生产经营掺假掺杂的牛羊肉制品被查处。食品安全无小事,当事人多次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生命健康。万州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处罚,并对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实施限制从业措施,同时依据《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将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形成全链条惩戒闭环。

据了解,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经营主体,将在市场准入、资质认定、招标投标、信贷融资等诸多领域受到限制或禁入,真正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集中曝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对非理性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精准监管、联合惩戒,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营造公平竞争、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

此次曝光释放出明确信号,市场竞争必须坚守法律底线与质量红线,任何企图以牺牲质量、漠视安全为代价获取竞争优势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唯有诚信经营、合规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


编辑:钱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