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资讯
保险欺诈套路深,消费者防诈要听真
人民政协网9月18日电 保险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器”,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筑牢安全屏障;保险也是每个家庭的“安全网”,在疾病、意外等突发状况来袭时撑起安心保障。但在保险为社会民生保驾护航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却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保险领域。各类保险欺诈行为屡见不鲜,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
为有效遏制保险欺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深入开展反保险欺诈行动,通过强化风险排查、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举措,坚决打击各类保险欺诈行为。
这些保险欺诈套路须警惕
常见的保险欺诈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二是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比如将疾病身故谎称为意外身故以骗取意外险理赔款,或通过伪造病历夸大病情申请更高额理赔等;三是故意造成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比如故意制造交通事故致被保险人死亡以骗取身故理赔款,这是极其恶劣的违法犯罪行为。
作为普通消费者,即便无骗保意愿,也可能因为信息认知偏差、操作疏忽或第三方误导被动卷入保险欺诈。因此,提高对保险欺诈的警惕性,学会识别常见的欺诈手段尤为重要。
守护保险安全要先认清欺诈危害
保险欺诈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影响的是整个社会。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骗子骗走的每一笔保险金,都可能让真正需要理赔的人等待更久、保障打折扣;欺诈导致的赔付成本上升,还可能让我们未来买保险时保费变相增加。对于参与欺诈者来说,欺诈行为一旦被揭露,不仅要退还欺诈所得,也将面临法律的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保险欺诈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保险公司来说,保险欺诈带来的额外成本和风险,可能会间接影响到保费定价和理赔效率,进而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对整个社会来说,保险欺诈侵蚀了社会的诚信基础,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当欺诈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时,会引发公众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危机,扰乱金融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每个消费者都是保险安全的捍卫者
遏制保险欺诈,守护保险安全,需要每个
做“诚信守护者”,投保时如实说清健康状况、职业等信息,理赔时提交真实材料。
做“欺诈识别者”,看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不轻易借给他人或泄露信息,定期核查个人保险记录,以防身份被冒用投保;投保、理赔认准官方App、官网、授权代理人等正规渠道,不听信“代办”“内部通道”等“中介”,警惕“高收益”“包理赔”陷阱。
做“正义举报者”,发现欺诈骗保线索,迅速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或监管部门电话举报——你的每一次举报,都能帮更多人避开骗局。(郑萱)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