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滚动资讯
服务型执法, 奏响市场监管“温情曲”
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衡南县烟草专卖局以“走转优促”“我为群众解难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将服务型执法理念贯穿市场治理全程。从农村红白喜事的用烟指导,到零售店铺真假烟鉴别帮扶,再到社区普法宣传,执法人员用贴心服务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让规范与温情共生,让法治与民生相融。
协作联动,奏响共治和声
(红白喜事用烟监管座谈会)
“我儿子下个月结婚要几十条烟,又怕买到假烟,实在是犯愁啊!”不久前,衡南县茶市镇村民周文在当地市管所备案喜事时,道出用烟顾虑。茶市镇市场监管所立即联系结对的衡南县局市管员,当天,市管员便带着合法零售点清单上门,不仅帮周师傅对接了附近的正规店铺,还手把手教他识别烟盒激光防伪、查询喷码信息,彻底打消其担忧。
这一暖心场景,源于衡南县局创新建立的“市管员+市管所”协作机制。通过将全县划分为14个监管网格,实现市管员与乡镇市管所“一一结对”。结对人员摒弃“各管一摊”模式,带着“服务清单”协作行动。针对农村红白喜事用烟监管,变“事后查处”为“事前服务”。提前对接红白喜事事主,上门讲解合法采购渠道,真假烟识别方法,甚至协助联系零售点预留卷烟。
“以前办喜事怕买到假烟,现在有人主动上门指导,省心又放心!”周师傅的感慨,道出了群众对协作服务的认可,也让“共治共享”的和声在乡村传递。
智慧赋能,奏响高效序曲
(专卖执法人员使用码上查烟工具)
卷烟零售市场中,部分假烟仿造精湛,既给零售客户经营带来风险,又增加了监管难度。过去,衡南县局专卖执法人员多靠经验和专业监测机构鉴别卷烟真伪,监管效率低、精确度不足,零售客户面临“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困境。
为破解这一难题,衡南县局秉持服务型执法理念,推动专卖执法人员100%启用“码上查烟”智能鉴别工具,为市场监管注入新活力。日常检查中,执法人员只需用该工具扫描卷烟条码,即可快速获取产品溯源信息,筛选假码、盗码等异常情况。同时,衡南县局专卖执法人员建立了智能答疑机制,零售客户遇到条码疑问等问题,可随时通过微信联系执法人员,获得远程协助。
“以前碰到消费者说味道不对,怀疑我家烟是假烟,我真是百口莫辩,现在工作人员过来扫一扫就能轻松鉴别,快速帮我证明清白,做生意都更有底气了!”零售户胡香玉的话,印证着智慧赋能为市场监管奏响的“高效序曲”。
普法筑基,奏响法治暖曲
(普法进社区现场)
“我的证快到期了,我要准备哪些资料申请延续?”在衡南县云集街道黄金社区接待室里,10余名零售商户围坐成圈,向专卖执法人员提问。这场“拉家常式”座谈,正是衡南县局“普法筑基”服务的生动实践。
为让法律条文“活起来”,衡南县局联动社区开展“进社区、进市场、进终端”普法活动。进社区时,用周边涉烟违法案例拆解经营风险点,把“许可证办理”“维权电话”等内容印成“小贴士”;进市场时,联合社区志愿者开展“地毯式”排查摊位,边查边教真假烟鉴别技巧;进终端时,更是“一对一”帮商户梳理台账,用漫画形式标注“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等要点,让商户看得懂、记得住。
“以前觉得烟草法规离自己远,现在听案例讲解才明白,守规矩才能把店开安稳。”零售户徐诗武感慨道。如今,“学法、懂法、守法”已成为商户共识,普法服务也为市场监管奏响“法治暖曲”。
从协作联动的“共治和声”,到智慧赋能的“高效序曲”,再到普法筑基的“法治暖曲”,衡南县局用服务型执法奏响市场监管的“温情曲”。下一步,衡南县局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细节,让零售户规范经营更省心、群众办事更顺心,让这份“温情”真正融入市井烟火。(陈珊珊)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