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2025华夏公益秋季辩论赛在京举行
人民政协网9月18日电 9月16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多特瑞提供公益支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2025华夏公益秋季辩论赛在北京举行。
聚焦“企业公益营销,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辩题,正反方8位辩手展开精彩辩论,观点交锋,引发了现场观众和网友们的思考与热议。
最终,支持“利大于弊”的正方辩论队取胜,获“最佳辩论队”称号,正方三辩刘权为“最佳辩手”,直接晋级2025华夏公益辩论赛年终总决赛。
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冯慧君在致辞中表示,企业公益营销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价值融合的典型现象。一方面,它被视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公众信任的有效途径。通过公益营销,企业不仅能够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还能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另一方面,它也伴随着诸多争议,当公益成为营销的“包装”,或善意被商业动机“裹挟”,过度商业化、缺乏透明度的行为,不仅难以产生真实的社会效益,更会损耗公益公信力,加剧公众对企业的负面认知。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助理院长宋厚亮在致辞中提到,公益辩论赛是思想的碰撞,有助于反思公益发展的逻辑和价值观,甚至能为更多公益行动提供指导。他期待通过8位辩手的对话,探寻商业与公益的共生之道。
多特瑞资深公共关系总监刘玮从企业的视角出发,谈到对于许多企业而言,如何做好公益活动仍处于摸索阶段,此次两组辩手的辩论有助于企业做好公益营销,推动商业向善。
华夏公益辩论赛首席评委、纪录片制作人王世军在点评时表示,这场辩论赛并非排斥企业介入公益事业,而是要找到企业在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自己力量的最重要边界点。他呼吁更多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并在透明规范、平衡商业追求与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之间找到一条可行之路。
“我认为这个辩题可以回应社会上对公益与商业话题的争议。未来,只有让企业公益营销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避免出现非合规性甚至极端式问题,我们才能让商业向善走得更远。”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学术主任、华夏公益辩论赛总顾问唐昊说。
2025华夏公益论坛将于12月下旬在北京举办,届时,2025华夏公益辩论赛年终总决赛也将举行,期待共赴下一场公益思辨之约。(孙艺)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