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两岸>热点聚焦
从两岸经贸到共同大市场 台企扎根大陆发展信心更坚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
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落下帷幕。今年服贸会期间,“台湾形象展”专门设置了直播间,36家台湾企业展出实物展品200余种,多家台企在展示产品的同时进行直播销售,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第三届两岸服务贸易推进会”同期举办,多家台企在推进会上进行了产品发布及合作签约。台企代表纷纷表示,大陆市场的广阔空间与政策红利为台湾企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机遇,未来还将持续深化在大陆市场的战略布局。
台商台企更紧密拥抱大陆市场
作为本届服贸会的餐饮服务商之一,呷哺集团已是第七年参展,第三年为服贸会供餐。呷哺集团副总裁张艳梅介绍,作为一家源自台湾的餐饮品牌,集团已在大陆经营近28年,现场准备的多款火锅煮烫产品、炸串、茶饮等餐食,在满足观众多元就餐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推广和展示了台式餐饮文化。“自服贸会开展以来,我们就积极参与展览展示,服贸会不仅是企业展示的窗口,也是重要的合作拓展平台,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与集团深耕大陆市场从事服务行业理念契合。不仅让集团有机会近距离和消费者进行品牌联动,最重要的是,我们也能通过参展找到更多合作伙伴。”
在张艳梅看来,以闽南红砖纹和台湾少数民族元素为装饰延续展开的展台设计,寓意着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越来越好。“我们会一直深耕大陆市场,除呷哺呷哺与湊湊两大品牌拓展新门店外,也在产业链上游持续布局开创餐饮场景新业态。”她告诉记者,大陆市场不可或缺,企业每年都有新收获,后续还将持续深化供应链改革,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且高性价比的消费选择。“我们对大陆市场有坚定的信心。”
“现场对我们新产品感兴趣的人特别多,参展对公司发展算是个里程碑了。”来自台北的吴宜蓁表示,深切感受到大陆对台资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作为扎根大陆13年的台商,今年服贸会上,她所在企业有3个展位展示其在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技术上的最新突破。在她看来,两岸健康产业优势互补,台湾在银发经济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数据资产,大陆则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她期待将台湾模式与大陆市场深度结合,共同助力绘制健康中国的产业蓝图。
记者注意到,在参展的36家台湾企业中,有8家企业为首次参展,新加入的台商台企一致认为,借助服贸会平台积极参与两岸产业合作,抢抓大陆发展机遇,可在深度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精准对接大陆市场映照台企新“愿”
以同心圆画轴为设计灵感的台湾馆中央,陈列着北京瑞爱鑫生医科技有限公司的最新产品。“我们每年都会推出新产品,这次还用新科技方式呈现腰部瘦身。今年产品及合作的询问度比往年多了30%以上。”作为一家成立尚不到两年的台企负责人,总经理陈建勋是机遇把握者也是发展受益者。在他看来,之所以投资大陆成立公司,就是因为看好大陆市场。“‘十五五’期间,医药健康产业将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核心机遇是创新医药与高端器械、中医药现代化、AI应用和健康﹢跨界融合,医药健康产业处于前所未有的爆发期。希望除了医疗产品合作之外,能找到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开拓市场。”
陈建勋说,以往是企业单独参展,本次参展则依托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提供的对接平台。该中心于2023年正式揭牌,落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突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科技服务为核心,推动京台科技合作和两岸优势产业对接。“这对台商、对两岸都是好事,为台资企业扎根北京、向上向优发展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在陈建勋看来,当前大陆对台资企业的帮扶政策从传统的税收减免、人力成本补贴转向更注重市场对接服务,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产业匹配机制帮助台企精准对接大陆市场,特别是经开区内的龙头企业及上下游资源,解决销售渠道痛点,形成可持续的自我造血能力。未来台企发展将更依赖市场通路而非单纯政策优惠,这种市场化服务模式将成为两岸企业合作的新趋势。
“大陆消费市场体量巨大,非常适合台商发展。我对大陆市场的未来非常有信心。”北京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晶华宝岛眼镜公司董事长陈文錧深耕大陆市场近30年,他介绍本届台湾形象展注重强化交易功能,积极指导参展企业利用小程序进行网上交易,专门设置台湾形象展直播间。“大陆持续优化诸如此类的政策环境,正为台企发展全力保驾护航。在政策春风与市场机遇双重驱动下,台商台企要把握好共享中国大市场带来的新机遇,共同为两岸经济融合注入更强劲动力。”(本报记者 付振强)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