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5年第四期
林丽油画艺术中的图式与精神
在我的众多学生中,林丽算是一位在创作中具兼敏锐艺术感知力和深厚人文情怀的艺术家。她以画笔为舟楫,在传统与当代、意象与写实之间构建起独特的视觉语言,其作品既饱含东方美学的诗性精神,又彰显出对时代生活的深刻观照。作为她的老师,我欣喜于她近年来在艺术探索中展现出的蓬勃创造力,更感动于她始终以赤子之心守护着人生这一块净土并保持着艺术创作的纯粹性。
华彩之六(油画)120×160cm 2021年 /林 丽
林丽的艺术之路始于皖南山水的人文滋养。安庆师范学院的科班训练赋予她扎实的造型功底,中国美院油画系的深造则令其笔触间逐渐生发出对写意精神的自觉追求。她尤擅以流动的色块与虚实相生的肌理重构物象,将皖南民居的粉墙黛瓦、江南烟雨的氤氲朦胧转化为充满韵律感的视觉交响。《南岸又春风》中,斑驳的老墙与初绽的新绿交织成时空的褶皱,笔触在收放自如间暗含书法运笔的节奏;《乡愁记忆·之四》则以沉郁的赭褐色调铺陈出岁月的重量,却在门窗的留白处透出几抹温润的暖光,恰似记忆深处永不褪色的温情。
夏日之约(油画)150×150cm 2022年 /林 丽
林丽的创作始终扎根于对故土文明的深切凝视。《故园清韵》系列中,那些被藤蔓缠绕的梁柱、覆满青苔的石阶、充满表现性的蓝紫色调,表达出了一种对诗意栖居的向往之感。而在《繁华依旧》《夏日之约》等新作中,她将目光投向当代城乡的鲜活图景,以跳跃的明艳色块与动态构图捕捉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展现出艺术家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触觉。她这种既有“怀旧乡愁”、又有“在场叙事”转向的创作常态,正体现出一位成熟艺术家对现实语境的主动回应。
火树银花(油画)150×150cm 2024年 /林 丽
林丽对材料语言的探索同样值得称道。无论是油画厚重的堆叠肌理,还是粉画细腻的过渡层次,她都能以举重若轻的掌控力赋予媒材新的生命。《对镜贴花黄》系列以粉彩的柔润质感演绎传统意象,在古典仕女与现代女性的镜像对话中,呈现出对文化身份的深层思考;而《华彩之六》则将油彩的饱和度推向极致,在抽象与具象的临界点上构建起充满张力的视觉剧场。这种跨媒介的实验精神,使她的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徽韵深秋(油画)120×120cm 2023年 /林 丽
在林丽最新入选全国美展的《安居乐业》中,我看到了她艺术语言的新突破——跳动的光斑与凝滞的阴影形成戏剧性对照,人群的喧嚣与静物的孤寂构成隐喻性并置,这种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哲思性表达,预示着她的创作正在迈向更开阔的精神维度。相信这位始终心怀敬畏的求道者,必将在写意油画的当代转型中书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华章。
南岸又春风(油画)160×120cm 2020年 /林 丽
林丽是安徽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和宣城市油画艺委会的学术带头人。她在推动地域美术发展中始终强调“技道并重”的艺术理念,尤其保持着与省际乃至中国油画学术发展的有机联系,在促进提携后进方面亦能在引进更高学术层面上不遗余力。她多次组织策划的系列写生创作活动,意欲将皖南深厚美丽的人文地貌转化为画家群体共同的精神原乡,并把皖南油画放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当代观照,这是艺术视野十分宽远的文化主张,这种开放包容的学术胸襟,恰与其作品中流淌的文化自觉形成深刻呼应。
对镜贴花黄·之四(粉画)120×100cm 2024年 /林 丽
我们持续看好林丽在油画艺术领域的深度作为!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院长)
繁花依旧(油画)110×180cm 2021年 /林 丽
林 丽
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美术系,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2016年参加“和而不同”王辉油画风景高研班,现为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特约创作员。
政协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第十一至十四届委员会委员,民进安徽省委会开明书画院西画艺委会主任、宣城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宣城市油画艺委会主任。
主要成绩:
油画《华彩之六》入选“精神·图式—第二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并获入会资格奖。油画《繁华依旧》 获时代之光—第五届中国油画展入会资格奖。粉画《对镜贴花黄》入选第四届中国粉画展。油画《夏日之约》入选第八届安徽美术大展,并获油画优秀提名奖。油画《故园清韵》入选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油画《火树银花》入选“精神·图式”第三届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粉画《对镜贴花黄·之四》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水彩、粉画展。
责任编辑:张月霞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