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5年第四期
工成当代 固本开新——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
编者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开幕式暨巡展启动仪式7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作为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展览以“工成当代·固本开新”为学术定位,集中呈现中国工笔画在新时代语境下五年来的创作成果和整体面貌。
山风暖(国画)100×65cm 2024年 /牛克诚
本次展览自征稿以来得到全国画家的积极响应,经过严格的初评和复评,最终从近五千件投稿中评选出2021年以来创作完成的工笔画新作381件。同时,组委会特别邀请当代工笔画名家作品近90件,组织平行展作品近百件,整体展览规模为历届之最。6月8日至7月6日在江苏省美术馆首展之后,组委会从首展作品中精选出217件作品再次落地中国美术馆,由此开启全国13地巡展模式。
带月荷锄归(国画)166×138cm 2022年 /陈孟昕
“第十二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以“工成当代 固本开新”的时代命题和审美表达集中展现中国工笔画在新时代语境下五年来的创作成果。展览通过特邀、推荐、社会征集和各展地平行展将汇集作品总体规模逾500余件,6月8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和金陵美术馆及相关美术馆举办开幕展,7月18日在中国美术馆进行巡展启动和开幕仪式,之后将构筑起一场跨越13省、市蔚为壮观的视觉盛景。
圣托里尼之一(岩彩)60×90cm 2020年 /胡明哲
工笔画以“层染复罩”“尽精微”的描绘为形式方法,以“立象尽意”“意象性”的追求为美学内核,展览直面三重命题:精微刻画如何升华出文化意蕴和精神境界?固态的创作程式如何演绎出自性的思考和个性的语言样式?观念与技术的革新如何延续工笔画创作的优秀传统的底层逻辑?参展的老、中、青三代工笔画家以东方美学为根基,以师自然、师造化为引导,融汇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既有西方色彩科学与现代技法合理运用,又有对唐宋经典及民间艺术当代表述,更有新媒介重构视觉时空的实验性探索,这其中青年后学尤为瞩目,他们以开放视野突破固有范式,为工笔画注入生机。作品无论是现实观照还是情感讴歌,尽显守正创新的艺术追求,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当代诠释,亦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深刻回应。
嘉兹灵蛇(国画)180×97cm 2024年 /刘万鸣
在全球艺术格局重构和AI、人工智能多重挑战的今天,中国工笔画以鲜明的文化辨识度与创新活力,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典范。展览不仅承接千年文脉,通过语言革新与观念突破,昭示其从民族艺术向世界艺术跨越的潜能,工笔画以新时代的“视觉新质”,为美术史发展提供启示,彰显工笔画在时代浪潮中的生命力和铸就艺术高峰的时代力量。
淡 妆(国画)136×68cm 2023年 /贾广健
(此文系展览前言,作者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小菲30(国画)215×90cm 2020年 /王海滨
山水共生拟秋山问道(国画)230×195cm 2022年 /王牧羽
秋风随象归清谷(国画)191×222cm 2024年 /季 颁
惊鸿·霓裳回吟醉春晖(国画)225×191cm 2024年 /邱诗淇
一痕韶华(国画)140×151cm 2024年 /陈瑞琳
雨燕丝路情(国画)240×183cm 2023年 /项兴明
古韵新风(国画)220×176cm 2025年 /刘军利
画界2025年4期-107
责任编辑:杨文军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