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彰显政协新作为 创新履职的福州故事>委员故事
【委员漫谈·未来产业】福州市政协委员黄梦财:以“人工智能+”推动福州海洋经济向新图强
人民政协网福州9月19日电(记者 王惠兵)有一种建言,一头连着委员,一头连着百姓,不依赖官腔词藻,却说到百姓心坎;有一种表达,一头连着协商,一头连着民主,不追求热搜效应,却共促社会发展。今年起,福州市政协联合海峡号融媒体中心正式开设《委员漫谈》栏目,从政府关心和百姓关注的角度出发,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的工作重点,以真诚和深入的方式,呈现委员们对当前社会热点话题的扎实调研、精准建言。
本期《委员漫谈》栏目聚焦“未来产业·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这一话题,邀请了福州市政协委员黄梦财走进海峡号镜头,围绕“如何以‘人工智能+’推动福州海洋经济向新图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长期以来,福州处于‘海洋资源大市’地位,而非‘海洋科技强市’。比如,国家级海洋科创平台尚为零,海洋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比较少,海洋智能传感、深海机器人、海洋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核心技术仍较为薄弱。因而,如何有效解决数据资源‘碎片化’问题,需加快建设数据共享标准和AI训练数据库。”黄梦财如是说。
对此,黄梦财建议,要加快构建“AI+海洋”创新生态体系。设立海洋智能装备省级实验室,重点突破水下机器视觉、声呐信号AI解析等关键技术,并对海空大数据平台、智能养殖网箱、海洋灾害预警系统等攻关项目给予专项扶持。
同时,加快打造海洋数字基础设施高地。建立全市统一的海洋时空大数据平台,在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部署5G+AI渔情分析系统,实现渔场智能预报准确率提升至85%;依托滨海新城智算中心,建设海洋AI算力中心,为涉海企业提供算法训练、模型优化等公共服务。
此外,黄梦财提出,还要加快培育“智海融合”产业新形态。在福清湾开展“AI+海上风电”示范工程,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风机布局,提升发电质效;支持深远海养殖龙头企业建设使用智能养殖海工船,推动江阴港等打造智慧港口标杆。
强化海洋人工智能的要素保障也是重中之重。黄梦财建议,可加快设立海洋科技发展基金,支持海洋人工智能研发,推动闽江学院等高校增设海洋信息工程专业,加快培养海洋经济复合型人才,参与共建“21世纪海上数字丝绸之路”创新联盟。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