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行业

“产业兴疆”绿富同行:中广核的绿电答卷

2025年09月26日 16:5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新疆9月24日电(记者 王硕)九月的天山南北,瓜果飘香、绿意正浓。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这片热土从边陲走向枢纽,“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纵横贯通。自2009年起,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度参与新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产业增效、生态增绿、群众增收,将绿色答卷实实在在书写进戈壁田间。

9月13日至18日,记者随中广核“天山绿洲行”采访调研走进洛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河崖村乡村振兴现场、若羌100万千瓦风电场,沿着“由沙入绿、由点及面”的路径,感受新疆抓住资源禀赋之“机”,谋求产业转型之“变”,加快打造现代化能源枢纽的转变以及中广核践行“产业兴疆”、助推民生改善的实践。

GetAttachment (1)

中广核玛依塔斯风电场

产业兴:把清洁能源做成“产业兴疆”样本

清晨,洛浦县城以东,光伏方阵沿着沙脊起伏铺开,无人机升空做全域巡检,地面逐块用红外复核。晚九点,站里照例进行“红线夜读”。这是中广核万亩治沙示范项目寻常的一天。

洛浦万亩治沙示范项目于2024年10月开建,今年5月23日一次并网,是从建设到投运速度最快的国内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

向北跨越千里,塔城玛依塔斯把“易怒的风”变成稳定的电。这里最大风速可达40米/秒,一期项目2011年实现“当年核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至今平稳运行14年,年均发电小时数超3500小时,累计发电量超90亿千瓦时。

在萨吾尔山脚下,吉木乃源网荷储一体化电场集“发—储—送—用”于一身,2024年供电量8.67亿千瓦时,本地消纳率超95%,运营业绩位居当地前茅……

自2009年在北疆阿勒泰建设吉木乃风电场,16年来,中广核已累计投资超340亿元、纳税超21亿元,在运在建装机超1000万千瓦,累计为新疆电网输送绿电超348亿千瓦时。

特别是中广核在巴州、和田、哈密等地州推进引入18个产业项目,包括高端齿轮箱、光伏组件、新型储能、高端专业机器人等领域,逐步带动形成一个有规模、有配套的稳定产业链。携手中国国新集团,共同成立中广核新疆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在疆产业投资平台,推进强链、补链、延链。

GetAttachment (2)

中广核洛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

生态美:为“不毛之地”荒漠治理探索新招

塔克拉玛干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和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关键战场。

记者在中广核洛浦万亩沙漠治理示范项目看到,沙脊背风处已经泛出一层浅绿。据项目负责人杨健介绍,项目是落实国家荒漠化综合防治的重点示范项目。项目把“治沙—绿—农光互补”打成一套组合拳,种植了耐旱植物、牧草等。同时,在光伏板下探索养鸡、养羊等养殖业发展。

“以前这都是鸟迹罕至的沙地,现在治理完,来了好多鸟聚集在这边。”当地村民阿力克木·多来提说。随着植被恢复,场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可感下降,微气候变化肉眼可见。

杨健回忆,项目建设第一年最吃劲。塔克拉玛干的大风与高温轮番上阵。项目部只能把作业延续到夜里,同时和气象部门建立联动,遇到“大风+扬沙”预警,就先铺草方格、设沙障、栽防风林稳住流沙,再把机械“请”进去。

“沙子里植绿”的关键在地下20厘米。项目引入国产“沙膜”技术,在沙层中施加植物纤维黏合剂提高沙子聚集度与黏合性,形成可保水、保肥、能承托根系的微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还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进一步改善根际环境。技术人员介绍,“传统方法靠‘压’,我们是在沙里‘织’出稳定的土层结构。”

GetAttachment (3)

中广核驻河崖村第一书记梁涛在辅导村里孩子做作业

百姓富:打造“新能源+爱心”乡村振兴模式

秋日的阿克苏河崖村,风很清爽,天色渐亮。驻村第一书记梁涛从驻地走出来,到村部前查看公示台账,哪些事办到哪一步,一目了然。这是中广核驻河崖村工作队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长期以来,中广核把援疆和乡村振兴当作长期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自2014年以来,累计派出援疆与乡村振兴挂职干部51名,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过1.3亿元,覆盖自治区12个地州。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河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涛介绍,“‘平安路’修到了家门口,‘平安灯’每晚准时亮起来,10多间创业门店也开设起来支持村民做生意。”据统计,村民年均收入增长10倍,从2300元增长到2.3万元,全村近四成村民购买了小轿车,村集体经济也从每年8万元增长到50万元,十年间涨了5倍。

教育与人才是最关键的“造血”。

中广核“白鹭助学金”已连续发放10年,累计资助300余名大中专学生60万余元。在距离河崖村800公里的阿勒泰风电场创新实训室,哈萨克族青年加力哈斯别克·叶尔肯别克靠着“理论+实操”的培训,成长为月收入过万元的风电场运行检修业务经理。

在阿勒泰地区,“马背上的太阳”照亮了牧民转场幸福路。自2013年开始,中广核积极承接阿勒泰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历时近一年时间,为阿勒泰地区4县1市、28个乡镇、120个无电村提供户用光伏供电系统6197套。

从2010年吉木乃风电场奠基,到2025年底在疆清洁能源在运在建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从在塔克拉玛干边缘封住一片流沙,在洛浦田间压实一项“板间增收”试验,到在若羌风区树起的“中国速度”风机叶片……这背后,是一条条由风、光、水、土、人共同编织的绿色长链。未来,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将有更多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中广核故事不断写就……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