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区政协动态
村庄“升级”进行时!这场专题协商为和美乡村添智添彩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具有良好人居环境,能满足农民,物质消费需求和精神生活追求,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协调发展的农村,是美丽宜居乡村的“升级版”。
9月23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农业农村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前往中关村科学城乡村振兴创新中心开展调研,并围绕“提升规划保留村庄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
会前,区政协一行人首先来到中关村科学城乡村振兴创新中心。通过参观乡创中心展厅全面了解海淀农村改革的历史故事、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变革及海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工作的成果。
据介绍,乡创中心是北京市首家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园区,秉承“用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赋能乡村振兴”理念,聚焦“乡村创新人才培养、乡创项目转化加速、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三大方向建立“一基地+两院+四平台”的运营模式,于2023年1月正式启动运营。
座谈会上,区农业农村局围绕专题汇报了工作开展情况,介绍了海淀区在保留村庄标准化管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工程建设、农村宅基地及建房管理、保留村庄综合治理等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苏家坨镇、上庄镇围绕全镇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与成效、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做了介绍。
在协商交流环节,与会委员各抒己见,围绕强化农村污水治理与管护、推进村庄整体规划设计、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打造海淀乡村特色品牌、完善村镇基础设施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芮玉奎建议:发挥海淀科技人才优势,集中资源打造精品现代农业,重点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王德昕建议:强化村庄规划落地执行,整合闲置宅基地发展公共服务与特色产业,推动土地高效集约利用。
宁永强建议:构建乡村数字化平台,增强居民参与感,通过活动与积分机制激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性。
高利建议:优化垃圾分类与可回收资源管理,借助电商与科技手段打造京西稻等区域品牌,提升农业价值链。
刘爽建议:推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精品民宿与田园综合体,完善基础设施与数字营销,打造特色消费场景。
针对委员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现场相关部门一一予以回应。
村镇人居环境整治的核心目标是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未来,委员们将结合我区实际,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的意见建议,为海淀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编辑:贾元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