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提案摘编
九三学社界:进一步支持冷水渔业发展
案由:冷水鱼一般指鲑鳟鱼等在水温20摄氏度以下生存繁殖的鱼类。鲑鳟鱼是许多国家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和高附加值出口产品。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升,冷水鱼已成为改善居民水产品消费结构的重要农产品。我国冷水鱼的养殖集中分布在东三省和西北甘、青、新以及西南云、贵、川等区域,近年来产业的快速兴起为上述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渠道,还形成了经济发展回馈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甘、青、新、黑等省(区)均出台了冷水渔业发展规划,但要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从国家层面解决一些“瓶颈”,如产能不足,进口需求量大;产业链不完整,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苗种和疫苗自给率低,前端市场高度依赖国外供给等。
建议: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国内产能。充分利用我国冷水资源的禀赋,将冷水渔业纳入国家渔业“陆海接力”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设施冷水渔业和陆基冷水渔业,通过“陆网接力”提高网箱利用率和单箱年产量。对低产鱼塘进行改造升级,加大工船养殖和深海养殖战略布局。
二、 实施冷水鱼产业体系培育计划,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实施冷水鱼产业链延伸计划,设立产业链培育基金。加大对冷水鱼综合利用、精深加工、鱼类预制菜等产品开发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冷渔业联合体、龙头企业、技术联盟、冷鲜超市等的培育,打造冷水鱼完整产业链,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 加快推进冷水鱼种业发展,加强疫苗研制应用。加强冷水鱼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充分发挥我国本土冷水鱼种质资源优势,加快不育性、适海型、抗病种等国产品种培育和本地品种的开发,合理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加快培育冷水鱼良种和优质种苗,提升冷水鱼苗种供给的保障能力。加大国产疫苗研制,优化疫苗审批进程。同时,加快冷水鱼产业标准化体系和品牌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编辑:彭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