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协商议政>提案摘编
农工党中央:打造生物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生物经济新动能
案由:大力提升我国生物制造创新能力,对于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抢抓全球经济发展新机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生物制造大国,但科技供给不足、科技基础设施缺乏、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限制了生物制造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建议:一、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有效提高科技供给。强化生物制造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支持现代生物制造领域的原创引领性工作。坚持顶层设计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建制化的基础研究与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系统谋划和加强工程生物学、能量生物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加强碳中和、化工能源、未来食品、药物合成等领域的工程生物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协同,细化研究领域,统筹创新要素配置,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二、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条件支撑。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创新联合体的作用,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强化生物计算设计等生物制造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工程菌种铸造核心装备和软件开发,显著提升工程菌种设计创制的核心技术体系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与智能技术融合,形成“设计—构建—测试—学习”为闭环的工程菌种铸造设施,为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服务生物产业发展提供设施装备保障和支撑。
三、 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推进生物制造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建设有利于生物制造创新的政策环境,制定生物制造产品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绿色认定机制以及国家优惠补贴政策等。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运营,鼓励生物制造产品消费,优先采购获得认定的生物制造产品。组织推动生物制造技术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及全新生物制造产业形态培育中的产业示范工程,提升产业链创新发展能力,推进在全国有条件的区域建设产业示范园区、区域产业集群与产业综合体,培育生物经济新动能。
编辑:彭子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