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行业
数字贸易:中非合作的新支柱与全球治理的新启示
9月26日,《中非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3—2025)》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智中非”产业对接会上正式发布。
数字为桥,贸通中非!《中非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3—2025)》在第四届数贸会“数贸非洲日”的发布,不仅以权威数据勾勒出中非数字贸易的发展图景,更揭示了这一新型合作模式在全球变局中的战略价值。当数字技术成为重塑国际经济格局的核心力量,中非数字贸易合作正以包容性增长的实践,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范式。
中非数字贸易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双方发展需求精准对接的必然结果。非洲大陆正全力拥抱数字转型,其《2063年议程》与《非洲数字化转型
与西方传统合作模式不同,中非数字贸易彰显出“共商共建共享”的鲜明特质。在西方以附加政治条件推行技术输出的同时,中国企业以“EPC+F”模式提供质优价廉的技术与融资方案,帮助非洲弥合数字鸿沟——201
报告提出的五大合作方向,为中非数字贸易的未来锚定了清晰坐标。健全制度框架、加快基建建设、推动贸易便利化、深化人才合作、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这一系列举措既回应了当前非洲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软硬件瓶颈,也顺应了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完善的迫切需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非合作始终聚焦包容性增长——在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普及、妇女数字赋能、青年技能培训等领域的持续投入,让数字红利突破地域与群体限制,这与西方科技企业偏重高回报市场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在全球数字治理陷入地缘博弈的当下,中非数字贸易合作更具超越双边范畴的全球意义。西方将数字技术工具化、政治化,一边筑起“小院高墙”实施技术封锁,一边以“数字安全”为由打压中非合作,本质上是试图维护数字霸权。而本报告采用中英双语,援引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国际金融公司(IFC)等权威机构的数据,客观、全面展现非洲数字经济和中非数字贸易的发展图景。以10个典型案例证明合作实效,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为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数字治理体系注入了正能量。
从“丝路电商”到数字规则共建,中非数字贸易的每一步跨越都在书写新的合作逻辑。正如报告所展望的,这种兼具包容性、韧性与前瞻性的数字伙伴关系,不仅将深化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将为全球数字经济摆脱地缘政治桎梏、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中非合作正在证明:唯有以平等互利为基石、以共同发展为目标,才能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本报记者 高志民 鲍蔓华)
编辑:鲁雅静